幼升小的高潮刚过,无论公办还是民办,确定录取的孩子应该已经在坐等放飞了吧。毕竟,上了小学就再没有资格在价格便宜人又少的五六月份出游了!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各种群里讨论得更多的似乎是:
“运气好,幼升小几乎没考英语,可是接下来该怎么学?”
“光识字够么?我想给孩子加一门大语文,求推荐!”
“求问如何提高100内加减法的速度,每天一百题够么?”
……
自从房价滞涨了之后,爹妈的鸡血热情在江湖上已经独孤求败了!
看到这,佛系爹妈坐不住了:
“他还是个孩子啊!”
“为了幼升小,孩子都瘦了,这么小就有黑眼圈了!”
“我家没怎么鸡血,不也考上了民办?急则疲,慌则乱!”
好吧,现在的孩子确实辛苦。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也心疼孩子啊。可是……
这样吧,先来看看我亲历的这些小学一年级的“痛点”吧……
1
语文默写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最耗时最费力的就是语文,没有之一!
作为第一届使用新版部编教材的一年级,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前有班主任讲课事无巨细,后有学科领导压阵全力支持。新老教材双管齐下,力求万无一失。
后边上朋友就说了,你儿子不是大班就认识一千七八百个字了么,这点汉字和拼音,岂不是小菜一碟?确实,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看来这些完全是夜郎自大!儿子仅仅用了半个学期就让我彻底认清了现实!
认识不代表正确拼读写对拼音
写对拼音了不一定能默对汉字
默对了还要能记住正确的笔顺
最后还要狠抓细节并力求美观
......
记得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周末,花了整整三个多小时完成了单元复习和生词拓展……果然是“大”语文!
2
口算
是不是又没想到口算会是问题?很可惜,结果就是事与愿违。哪怕你一百内加减乘混合计算熟练,你依然还是要从基础开始强化你的速度和正确率。
幼升小不用太过纠结计算,或者说不用花太多力气去苛求;但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就完全不同了。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一个能飞快处理复杂运算的孩子能赢得更多的时间去攻克最后几道区分水平的难题,而这也是在小学阶段拔尖的关键。
没办法,只能多练,人家听算听一遍,你就做两遍。自己额外掐秒表做更多的题,没有捷径可走。
3
英语书写
一年级下半学期某日,儿子回家后神情沮丧,言辞闪烁。
我也不绕弯子,直接问:“怎么啦?是不是口算又没做完?或者语文默写把前后鼻音搞错啦?”
“都不是,是英语默写得了B……”儿子轻声道。
倒不是我要求高,而是一年级下刚开始写英语字母,对于已经练过一年半以上英语书写的儿子来说,完全不该是问题啊!
我拿来本子一看,好吧,原来是一些字母的书写出了问题。比如a,比如g,那大半个圈必须和另一半分开两笔书写。而某些自以为书写很熟练的娃很自然地就按照平时的习惯,一气呵成。
总共默写十多个单词,被圈出来四五个错误的书写(当然,也是要仔细看才能看出一笔还是两笔),得个B已经是老师“手下留情”了。
原本以为搞清楚学校对于低年级的字体要求然后提前练习就可以万事大吉了,结果还是低估了体制内小学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但要求字体端正,还要抓你的笔画细节。
不但语文如此,连英语也不放过!
4
小报
据说马云家的AI可以一秒钟完成八千张海报,好吧,这个服务能租用么?有没有价格实惠一些适合小学生的?
一年级开学的前两个月里,差不多两到三周一份小报。题材各种各样,有自我介绍,有国庆宣传,有安全出行,还有爱牙卫生。
其实这是个不错的教育形式,题材也很贴近生活,只不过缺的是时间呐!纯粹靠娃来做这些太费时间,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谁家不是排得满满当当。
况且,孩子还会找你商量内容和美工,这么一来二去的,整个半天就这样流逝了……
所以,要么爹妈自己包办(耗时两小时起),要么娃自己瞎折腾(四小时起)。据说三年级开始小报数量急剧减少,好吧,让我们拭目以待!
5
辅导班
最后说下大家最最关心的问题—课外辅导班。
举个例子,同事两年级的孩子,就读一流公办,课外上了9门课,其中两门课一周还要去两次,所以等于是11次课/周。其中周末两天上7门课,工作日五天里排了四天,只有周一课后是空档。惊讶之余是佩服,当然,公办小学放学早也是一个客观便利条件。
回过头,再来看自己给儿子的课表:
一年级(上)五门课(一门英语,三门艺术类,一门体育类),然后到了下半学期增加了数学和足球课,变成了七门课。平时两次英语外教网课(每次半小时,和周末的中教课是同一个课程);
周末则集中了其他所有的课程:英语课中教部分,数学,钢琴,声乐,画画,羽毛球和足球。再要加课就只能替换了,不然就要影响孩子的阅读时间还有那些已经上了的课的作业时间了。
因此,现在的痛点不是没有资源没有课程,而是孩子没有那么多时间,你也不知道如何取舍让孩子参与最有价值的那些课程。
其次就是家长的时间,你或者你的队友有没有时间陪孩子去上这么多的课,这也逼迫你充分运用排列组合找到效率最佳的方案。至于辅导班的费用那真的是最后才考虑的问题了。
回到开头的问题,新小一的孩子需不需要即刻“加餐”?
简单的回答:是!
具体回答需要因人而异,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全面的评估,找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给予针对性的补强。
当然,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健康。家长们把心态放平,鸡血不靠一朝一夕,有张有弛方能可持续发展。
【成长保】旗下全国首档儿童思维力全媒体互动节目《思维妙妙妙》正在火热播出中!
官方合作机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