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书店 | 青岛不“荒岛”

作者: 陈依萍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19:51 被阅读90次

    五月底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正在一个老式面包店排队,偶然瞥见隔壁正在往院子里搬一块木质招牌,写着“荒岛书店”。我放弃了排队,走进了隔壁的院子,竟遇到了孟先生。“正打算正式营业后邀请你们几个小同学过来喝茶呢,没想到还没装修完全,你们就找过来了。” 

    ▲ 书店门口的一位老人

    这是我第三次遇见“荒岛书店”,在安徽路16号嘉木美术馆。

    第一次遇见“荒岛书店”是在黄县路12号的老舍故居。一间不大的屋子,摆放着老舍先生的几乎所有作品。那样小的书店还真是第一次见,后来店主孟先生告诉我,曾经的荒岛书店就这样大,原址就在广西路4号。                                                                              

    第二次见“荒岛书店”是在福山路2号苏雪林故居。几位同学特地去拜访,为了感谢孟先生对于海大「青年广场」系列沙龙活动的慷慨解囊。除了孟先生热爱的民国大家作品外,书店里多了一些民国时期家具和装饰。 

    ▲ 百年历史的德式摆钟

    “老板,这个要装在哪间屋?”一位灯具安装师傅过来找。我们不好意思打扰,便请孟先生先忙,我们自己转转。

    这里不再是逼仄的小屋,一楼的书店空间广阔了许多,两人高的书架上依旧满满都是民国文学大家的作品。书屋连通的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个德式客厅,墙上的画作以黑灰色调为主,客厅中央有着可供讨论交流的实木桌,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窗边的座上。  

    ▲ 书店就应当是思想碰撞的所在

    一架名为“百年浴火钢琴”很是吸引我。烧黑的琴架似乎是一面镜子,当年的一场大火,琴主痛心疾首抢救它的情形就浮现在眼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琴声应是抚慰了无数个无眠的黑夜吧。

    踏上回转的楼梯,走上二楼,推开门,“我爱这个地方”,我几乎喊出了声。 

    ▲曲径通幽

    琴棋书画,笔墨书香,这就是梦想中书房的样子啊。 

    书架上一套厚厚的《南渡北归》,抽出《上部》,我不自觉地在书桌前坐下来细细品味。知道《南渡北归》这套书缘于海大校长于志刚的推荐,它讲述了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的命运。我一直对西南联大时期很是好奇,读了小部分电子版便觉甚有意思,没想到今天在这有机会真正捧在手里阅读。 

    ▲ 想拥有的书房

    “这就看起书了啊。”孟先生轻轻拍我肩膀说道,“没想到你也喜欢《南渡北归》,咱们好好聊聊。”

    书房外面的阳台,孟先生为我们泡起了茶。趁着泡茶的功夫,我抑制不住的好奇心,终于有机会和孟先生深聊。在三个不同的地方见了三次“荒岛书店”,一直好奇从前经商的他为何会对民国文化如此执着,对书店如此执着。 

    ▲ 阳台的茶座

    孟先生一边熟练地点火煮水、清洗茶具、冲茶斟茶,一边和我们聊起了荒岛书店的历史。

    “本报于本年暑期特约:王余杞、王统照、王亚平、老舍、杜宇、李同愈、吴伯箫、孟超、洪深、赵少侯、臧克家、刘西蒙诸先生,编辑《避暑录话》周刊,自七月十四日起,每星期日出版,除本报刊载外,另精印单张,以10期为一卷,欢迎订阅,敬希注意。每卷大洋三角,邮费在内。代售处:青岛荒岛书店。”

    泛黄的青岛《民报》上刊登过这样一则广告。83年前,暑天来临之时,12位作家学者相聚避暑胜地青岛,然而谁也不想在这“文化荒岛”上,充当“专为避暑而来的真正闲者”。“洪深先生对避暑风趣地加以解释:避暑者,乃避国民党达官老爷们之炎威也”。这思想的开放与自由,一如当年由一群思想进步的青年创办的荒岛书店。 

    ▲ 窗明几净

    1933年,就读于北平中国学院的大学生张智忠、孙乐文与青岛人宁推之筹集资金,在青岛广西路4号创办了青岛第一家经营新文艺书刊的书店,名为“荒岛书店”。店面较小,只有一门一窗,柜台和分层的书架。斯是陋室,却有着青年该有的胸怀——在文化的荒岛开拓新文化的绿洲。 

    ▲ 钢笔尖在纸上游走的声音真好听

    一间小小的书店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当时在山东大学任教的老舍、洪深、赵少侯,在中学执教的王统照、汪静之、孟超,担任小学校长的王亚平,以及在《晨报》编辑副刊的萧军,在《民报》任副刊编辑的于黑丁都是书店的常客。

    老舍先生在青岛创作的《骆驼祥子》第十三章至二十四章,是以由荒岛书店订制的“舍予稿纸”书写。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说,老舍经常领着孩子,到离家不远的荒岛书店买书和纸笔。 

    ▲ 微弱的光亮正如名为“荒岛”却为新文化的绿洲

    当时寓居青岛的萧红与萧军也是荒岛书店的朋友,荒岛更是将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先生,与“二萧”联系到了一起。当时萧军在创作《八月的乡村》,萧红完成了《生死场》。在上海见过鲁迅先生的孙乐文,建议他把书稿寄给鲁迅先生,并为保护萧军建议把通讯地址写为“荒岛书店”。

    按照孙乐文的建议,萧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很快荒岛书店便收到了鲁迅先生的回信。鲁迅在复信中回答了萧军的疑问:“不必问现在要什么,只要问自己能做什么。现在需要的是斗争的文字,如果作者是一个斗争者,那么,无论他写什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斗争的……”

    收到回信后,萧军将萧红的《生死场》抄稿和《跋涉》一同寄给鲁迅先生。后来,青岛的中共地下组织遭到破坏,孙乐文帮助二萧悄悄离开青岛,去上海投奔鲁迅先生。萧军在回忆青岛的生活时,写下了诗句“夜气如磐怀故垒,青灯坐时细论文”。这故垒,便是荒岛书店。 

    ▲ 这方才是惊鸿一瞥

    人有生老病死,书店亦如是。

    1937年七七事变后,荒岛书店关闭。短短四年,荒岛却改变了青岛的书店只卖古籍教材的沉闷局面。这间为青岛吹来北平新文艺之风的书店,也带来了由上海出发的左翼文学暖流。至此,荒岛书店成为青岛新文化绿洲中最耀眼的里程碑。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书店,那还能称之为城市吗?如果什么东西都靠外卖送家里去,人们一点交流空间和互动空间没有,那这个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孟先生的话把我拉回了现实。

    2016年嘉木美术馆创建人修方舟注册了“荒岛书店”商标,荒岛书店是嘉木“创旧”系列项目之一。“创旧”项目希望复活青岛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和著名历史文化地标。2016年11月12日,荒岛书店在骆驼祥子博物馆重装开业。 

    ▲ 孟先生

    孟先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修老的文化阵营。荒岛书店美空间(青岛市市南区安徽路16号)、荒岛书店山空间(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毛公山下)也已开放。如今实体书店举步维艰,孟先生坚持开设书店、做开放书房的举动,让我心生敬佩。

    “我做书店就做两件事,一个使命,一个目的。使命就是想为青岛这个城市的文化传播做点贡献。当人人都在为这事推动的时候,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我回头望向书房,那张古筝在阁楼一角,似乎能听到高山流水的声音了。 

    ▲高山流水却也近人间烟火

    “喂……”孟先生接了个电话,听上去似乎是在处理一些书店装修采购的琐事。

    “一个目的就是——让做这件事的人在精神和物质上都不贫瘠。光卖情怀不行,顾客要么用脚投票就走了,要么带走几本书,留下一些物质支持。”孟先生挂了电话继续说道。

    我惊讶于孟先生的诚恳,会对我如此道明情怀以外的想法。我常常去逛书店,却极少买书。所以我常替那些书店主人担心,进店的多是游客,书店要怎么维持下去呢?

    “二楼书房正是让读者找到沉静下来读纸质书的感觉。”的确,走进二楼书房,我简直想在这里坐上个几天,把那厚厚的一套《南渡北归》读完。 

    ▲ 这张有遐想的余地

    “荒岛书店”于你,绝不仅仅是旅游拍照打卡的地方。这将是一个起点,带你重新捧起一本书的起点,是让你在这繁忙的城市间,依然能够畅谈人生,思考那些永恒意义的起点。

    有荒岛书店,青岛不“荒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荒岛书店 | 青岛不“荒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cb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