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里面是唐代崔护的故事,跟叶嘉莹老先生读李商隐,才知道原来李商隐也有“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故事。
李商隐的“人面”叫柳枝,是洛阳城里一个住在边街巷中的女孩子,她父亲是做生意的,很有钱,但是因为外出做生意遇到风浪,死在外边了。柳枝的母亲特别关心柳枝,因为虽然柳枝十七岁了,可是化妆梳头的时候,妆画不完,头梳不完,就坐不住了。她化妆时这边描一描,那边描一描,这边眉毛描了,那边的还没描,就站起来走了。柳枝喜欢拿片叶子在口中吹出声音来,喜欢拿花瓣在嘴里嚼,喜欢摆弄乐器,什么丝乐、弦乐、管乐,她弹奏出来的声音那是“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员断之音”。与柳枝家常往来的人说,这个女孩子疯疯癫癫的,一定嫁不出去了。
李商隐住在柳枝家旁边。李商隐本家的一个兄弟叫让山,住的跟柳枝家更近。一个春天,有那么一天,天上阴沉沉的,让山在柳枝家南边的一个柳树下吟唱李商隐的《燕台》诗,柳枝听了以后非常吃惊,就问:“是什么人有这样的感情?什么人有这样的才能?”让山就告诉她是自己本家的一个年轻人。柳枝马上就把她系裙子的腰带撕断下来一段,送给让山,说:“你把这衣带送给那个作诗的年轻人,跟他为我要一首诗。”让山回去后就把李商隐约了出来。
第二天,李商隐和让山并排骑马来到柳枝所住的那个巷子。柳枝听说李义山来了,就打扮得特别整齐,梳了两个“丫鬟”——没结婚的年轻小女孩子的妆,脸上的妆也化得非常好。她站在一个门扇旁边。柳枝对让山指着说:“就是这个年轻人吧?你说的年轻人就是他吧?”然后女孩子就接着说,“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那个时候,有一个风俗,春天三月三,女孩子都到水边去沐浴。那柳枝说的是,三天以后,我要去溅裙水上,我要准备一炉好的香,用最好的博山香炉,等着你来,希望你们一起过来。李商隐答应了她。
可是,李商隐有一个朋友,恰好跟他有一个约会,约他一起到京城去赶考。这个朋友开玩笑说,你要约会,我就把你的行李拿走,意思是你不要约会了,就跟我走吧。他这样说了的,也这样做了,他真把李商隐的行李拿走了。行李拿走了,李商隐也不能留下,就跟着朋友到京师去了。
李商隐到了京师,春天已经过了。到了下大雪的时候,他的堂弟让山来了。他问那个女孩子怎么样了?让山告诉他说,那个女孩子被东方一个诸侯,就是一个有权位的人娶走了。第二年,让山离开长安,再回洛阳,和李商隐相别时,李商隐就写了一首诗,请让山回去后把诗题在柳枝从前住家的家门上。
柳枝对李商隐有情,但是李商隐走了,没有践约,柳枝就被别人取走了。
所以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仅是崔护的故事,还是李商隐的。只是不同的是,柳枝堪称李商隐的知音,而崔护的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