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Kiwi fighting
转载:关于献血和互助献血

转载:关于献血和互助献血

作者: 李静畹町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08:47 被阅读0次

作者:丁香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06712/answer/22277640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作者: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执业医师李医生

普外科医生 @Hann Leu

丁香园论坛站友小小输血医朱展鸿

编辑于 2017-08-30


说明:方便阅读,我把互助献血的部分截图置前了。

内幕 5:以血换血存在灰色地带

很抱歉,这也是真的。

在献血话题里,互助献血,「以血换血」也经常被提到。

这里,对「互助」的含义简单理解就是,如果 A 患者手术需要额外准备 4 U 红细胞,A 的家属需要在手术前到指定的义务献血处去献等量的血(献 200 mL 全血相当于 1 U 红细胞),也就是 800 mL 血。

曾经的献血证,即使近半年内献过的也不算数,必须是为了这次手术而专门献的。

但这并不表示家属献的血可以直接用于该患者,而是也要经过正常的献血流程去采血、检验、分离处理。

血库通过这种有城下之盟意味的「自愿献血」来扩大采血来源,缓解整体血库压力,而作为「奖励」,可以保证献血者家属的优先用血。

如果家属有成年男子,那两个人献血就够了,如果没有,就要发动更多的亲戚。

但也有找不到足够的亲属帮忙献血情况,有的家属去输血科咨询完回来告诉医生,「亲朋好友都可以。」

医生恍然大悟,原来不只是直系亲属的血才可以!那亲朋好友的范围就很宽了,近到不怎么亲的熟人,远到……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能会催生所谓的「职业献血人」,这种与无偿献血初衷相悖的「用血」灰色地带,实际上,也在某些报道里初见端倪了。

此外,也有医生跟我说到,有时为了术前备血进行了互助献血,但最后手术非常顺利,备的血并没有取回来用,有些病人家属难免会埋怨他们虚张声势,让他们花费不少「代价」,备来的血打了水漂。

实际上,无偿献血,体现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状态。

尽管在政策宣传、用血优惠、报销流程等多方面有很多不尽人意的情况,但目前的无偿献血政策,仍是维持现在用血相对安全并且廉价的关键因素。

「血荒」还在继续。

尽管互助献血存在「不近情理」之处,但也是缓解血荒的权宜之计。

以下为全文


谢邀,我是来讲内幕的。

关于献血好不好的问题前面几个回答已经答得很好了,这里简单总结下:

献血到底好不好?

理论上,献血有可能对健康有益,因为失血可以促进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但是,现实中尚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研究文献来支撑这个说法。

目前,我国无偿献血一般是有 200 mL、300 mL 和 400 mL 三种规格,而且两次献血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

多数人一次仅献 200 mL,而这个量不足体内血液的 5%。而一个正常健康女性六个月的月经量(大约 200~300 mL)都比这个多,健康人体可以轻松的进行代偿,甚至都不一定会动员肝、脾中的血液。

因此,很难说献血后人是更加健康了——当然,也不能说是更不健康了。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献血之前的疾病筛查还是有用的,对于人们了解自身某些传染病的感染情况很有帮助。

下面,我讲讲内幕。

内幕 1:一袋血分离出来好几种成分

这是真的。

题主遇到的「校医院的医生」说,一袋血分离出来好几种成分卖给病人,这是真的。

被献的血液经过严格的检测后,会进行分离处理,将血浆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分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以下好处:

对病情需要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在这次事件中,烧伤患者最多,他们一般需要输血浆等。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因为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长期的如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可以保存 1 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可以在特殊技术下保存 3~5 天随时可用。

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血液来自健康人的无私贡献,是宝贵的资源,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派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如某市每年献血 35 万单位,而制成成分血即有 70~100 万单位。

减少输血传染病。由于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细胞、冷沉淀和凝血因子等制品中,大多数输血患者并不需要这些成分。

内幕 2:用血时会无血可用?

这是真的。

我不止一个医生朋友跟我吐槽过因为没血用被迫手术延期的事情。我在血液科实习的时候,也经常无奈地跟病人一个个解释为什么本来说好了今天要输的的血不输了。

甚至之前还有医生被要求签这种「保证书」:

转载:关于献血和互助献血

为什么没血就要推迟手术?

因为对医院和患者来说,输血和输血浆是保证术中安全的必要步骤:

很多成熟术式的手术在通常情况下并不需要输血,但正如术前谈话里会提到的各种潜在风险一样,手术中很多实际情况是难以充分预料的。一旦出现意外的大出血而需要输血时,如果事先没有通知血库备血,而血库也没有存血的情况下,是极度危险的。 因此,对于一些较大的手术,即使把握性很大也会常规在术前备适量的手术用血,有备无患,如果手术顺利没有输血也不强制使用,病人并无损失。

有的手术本身就属于高风险手术,可预计的出血就会很多,因此如果无法保证备血量的情况下,贸然手术是非常危险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有些术前就存在中重度贫血的患者,更要在基本纠正后再进行手术。

内幕 3:「血荒」每年都会出现

这也是真的。

大学生是献血的主力,长期以来,献血车选择在商圈停靠,也是主要吸引周末上街购物的那些精力充沛的学生。在学校放假之后,献血量会出现骤减。

也因此,「血荒」每年都会出现,它往往出现在两个时段——大学生不在校的寒暑二假。

但医院的需求并不会因此减少。

所以「血荒」问题的严峻突显。一些医院为了应对假期时的用血紧张,甚至会和血站联系组织医院职工集体献血,以保证短期内本单位用血的「特需」。

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我第一个轮转的科室就是血液科,那时候刚考完期末考试就去了,也正好是学生放假的时期,带教老师安排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挨个通知计划要输血的病人,说现在学生放假了,血库没血了,今天不能输了,同时动员患者家属去「互助献血」。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患白血病的年轻妹纸,刚嫁人就被送来医院了,家里人似乎很嫌弃她的样子,入院时出现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这样我也没法动员她的家属去献血。

当我遗憾地告诉她今天不能输血了,她表示十分惊恐,瞪着眼睛问我:「那咋办?你们就这样看着我死啊??!」

当时我还太年轻,也一时语塞,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怏怏地跟老师汇报。

老师安慰我说医院很快会组织献血的,然后转身在我的实习册上的「医患沟通」一项打了不及格。

后来医院真的组织医生护士们献血了,那天,门诊大厅挤满了排队献血的白大褂们。

然而杯水车薪,我们还是没血用。

直到漫长的暑假结束。

然而,很快,寒假就要来了。

转载:关于献血和互助献血

内幕 4:无偿献血,用血的时候还是要花钱

这也是真的。

献血话题下面很多人都说,自己 / 家人曾经在老家献了很多血,为什么到医院要用血的时候却用不上?为什么还要花钱才能用血?

这个问题中,有两大关键点——用血成本和异地用血。

我国当前的无偿献血相关人用血条件如下:

转载:关于献血和互助献血

用血成本比较好理解,这主要指采血、用血过程中,人力耗材的基本成本,稍做解释,一般都能让患者或家属理解。

但血液本身也需要支付,这通常就是因为异地用血的关系了。

大多数情况下,无偿献血相关人,也就是无偿献血者自己,以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都可以在献血地和省内异地用血享有一定的优先权。

当然,但这并不表示绝对的优先用血,只是说在同等情况(病情轻重以及医学上对血的需求基本一样)下,有献血证的可以优先用血。

对跨省异地用血的人来说,即使有家人,甚至本人,在过去献了很多血,通常也没有办法在用血上有差别的对待。

这是被多次诟病的一点:地区之间的用血报销及优先用血条件并不对等,同时由于各省市之间的献血信息不流通,献血证难以交叉使用。
换句话说,就算你持有献血证,不在献血地省份,也难以享有优先用血权。

内幕 5:以血换血存在灰色地带

很抱歉,这也是真的。

在献血话题里,互助献血,「以血换血」也经常被提到。

这里,对「互助」的含义简单理解就是,如果 A 患者手术需要额外准备 4 U 红细胞,A 的家属需要在手术前到指定的义务献血处去献等量的血(献 200 mL 全血相当于 1 U 红细胞),也就是 800 mL 血。

曾经的献血证,即使近半年内献过的也不算数,必须是为了这次手术而专门献的。

但这并不表示家属献的血可以直接用于该患者,而是也要经过正常的献血流程去采血、检验、分离处理。

血库通过这种有城下之盟意味的「自愿献血」来扩大采血来源,缓解整体血库压力,而作为「奖励」,可以保证献血者家属的优先用血。

如果家属有成年男子,那两个人献血就够了,如果没有,就要发动更多的亲戚。

但也有找不到足够的亲属帮忙献血情况,有的家属去输血科咨询完回来告诉医生,「亲朋好友都可以。」

医生恍然大悟,原来不只是直系亲属的血才可以!那亲朋好友的范围就很宽了,近到不怎么亲的熟人,远到……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能会催生所谓的「职业献血人」,这种与无偿献血初衷相悖的「用血」灰色地带,实际上,也在某些报道里初见端倪了。

此外,也有医生跟我说到,有时为了术前备血进行了互助献血,但最后手术非常顺利,备的血并没有取回来用,有些病人家属难免会埋怨他们虚张声势,让他们花费不少「代价」,备来的血打了水漂。

实际上,无偿献血,体现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状态。

尽管在政策宣传、用血优惠、报销流程等多方面有很多不尽人意的情况,但目前的无偿献血政策,仍是维持现在用血相对安全并且廉价的关键因素。

「血荒」还在继续。

尽管互助献血存在「不近情理」之处,但也是缓解血荒的权宜之计。

相关文章

  • 转载:关于献血和互助献血

    作者:丁香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06712/answer/...

  • 献血讲座

    2018.6.6中午12.40我们在五楼学术厅进行献血讲座,让我们了解了怎么献血以及献血的要求,献血前和献血后应该...

  • 2017-12-29

    关于献血浆的认识误区 1、献血浆会发胖吗? 献血浆后,如果过分注意休息和营养,进食的能量大大超过了消耗的能量,身体...

  • 从今天起,中国的血只来自于陌生人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编辑 史记 作为无偿献血的应急手段,互助献血已经在中国存在了近20年。它帮...

  • 第三次献血,未遂

    第一次献血,是他两年前手术日的前一天。属于互助献血的类型。当时的我没时间去考虑要不要献,能不能献,献血后如何照顾经...

  • 红色实践服务无偿献血,心血相连传递人间大爱

    红色实践服务无偿献血,心血相连传递人间大爱 为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 李村献血屋志愿服务

    今天我们来李村的献血屋做志愿服务, 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献血的知识,并且很多同学们还献血了。

  • 盘点大学生积极参加献血的四大原因

    (一)献血知识的普及 我国的献血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有偿献血、义务献血和无偿献血阶段。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很长时间...

  • 我为什么想去参与无偿献血?

    我承认,我并不是多么无私的人。 献血前,我特地去看了本省关于无偿献血的条例——“无偿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内免费...

  • 失败

    第三次献血失败,献血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献血的文章,那是我第一次升起献血的念头并去尝试,不过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关于献血和互助献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ik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