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代表国资委的“我邀明月诵中华”爱国诗词大赛圆满结束,团队获得了最高分。
大部分人很激动,尤其是指导老师,我没有激动,我不习惯未付出巨大努力而获得的嘉奖,也不适应这样的团队合作方式,更何况自己一直处于局外人的边缘。
自从在学校参加第一次演讲比赛以来,我都是单打独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面试、演讲、主持,还有两次团队式的朗诵,也是我一人在努力撑死全场,承担所有的胜败压力。每一次比赛我都挖空心思、尽心竭力,只恨自己没有做到多才多艺、尽善尽美。
昨晚一直在想,我到底怎么了?为何对这次比赛获奖毫无兴趣?
今天中午,终于开始想明白一些道理。
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次比赛,从稿件撰写、编排指导、背景音乐视频、服装造型,到人员工作协调和后勤保障、训练的时间和场地安排、比赛现场的助阵人员安排,都做到领导重视、资金充裕、资源丰富。这是一项“工作”,就是该这么运作和执行!
因为投入和付出的人员、精力、资金众多,比赛的价值在其中也随之得到提升,所以,所有参与其中一个环节的每个人,都会去真心地关注、真心地期待、真心地欢呼!
所以,以前不管我怎么努力,哪怕为公司赢得荣誉和加分,也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独自欢呼或独自难过。其他人包括吩咐我去做这件事情的领导,全都是“吃瓜观众”。
比赛剧照二、擅用资源不逞能
以前总觉得,比赛就是要凭一己之力拿奖,那才是当之无愧。哪怕请别人帮看和修改稿件,都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获奖受之有愧。
回想美人鱼说的,3分优势集中在1处发力,远比3分优势,分3处、各1分发力的道理,跟此次比赛的思维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这次参赛人员的力量是1分力、诗歌创作者1分力、指导老师1分力、音视频制作1分力、公司领导协调工作和后勤1分力。这样就有了5分力,而且每份力量都因为各司其职和专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才成就了这光彩夺目的一等奖。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也是成功的捷径:汇集众人只所长,共同向目标发力,而不是身兼数职、有心无力、单打独斗。
三、面对真实的自己
单打独斗的过程,其实隐藏着我不敢直视自己缺陷的心理。我知道自己写作文笔不好,对各种信息收集浓缩应用的能力不行,越是担心,越是刻意去证明自己行。
还有,对语言的表现力不够自信,多年在小范围被套上的光环,导致没有人肯帮我指出不足,自己也迷恋这种优越感。
至今,我开始慢慢剥开所有外表的装饰,大胆地直视自己的优缺点,在尽可能发挥优点的同时,利用各种在外力量弥补缺点,成就目标的实现。
四、启发
单打独斗、独揽全局,这是我一惯的“员工思维”“技术员思维”,今后如果能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多加注意,很多难以达成的目标都可以轻易达成,只要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成功便会来得更快、更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