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入学课程:给学习一份仪式感

入学课程:给学习一份仪式感

作者: 依然如水 | 来源:发表于2022-02-15 17:47 被阅读0次

花两天时间听了新网师入学课程第三模块:如何在新网师有效学习。边听每位老师的分享,边用幕布记录了要点。

第一位是方娇艳老师:专业读写的价值与意义

方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专业阅读的方法——知性阅读,并解读了知性阅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阅读方式。

知性阅读是带有钻研性质的阅读,是我们带着前概念去理解书中观点的阅读,是与书籍对话式的阅读。这里我提取出几个关键词:钻研、理解、对话。也就是说,知性阅读与普通阅读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需要卷入其中。我们不只是吸收作者的观点,还需要用起来,用完进行反思和改进。

方老师还谈到一些有关阅读的常见问题:没时间读,读了就忘,读不懂,读了没什么用等。

而我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时间读"和"读了就忘"。通过学习,再细究问题的原因,“没时间读”问题的背后是没有做好时间管理,即没有为阅读留出专门的时间,特别对待,总有这样那样的时间挤占了本该属于阅读的时间。更直白的说,没有足够重视,导致时间被挤占。

既然找到了问题所在,就要对症下药,给专业阅读留出专门的时间,舍弃一些娱乐社交活动,让专业阅读成为2022年的头等大事。

方老师在结尾说的一句话特别好: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通过学习方老师的分享,我终于想明白一件事:既然渴求知识,既然喜欢,就要舍得花时间。

第二位是李利老师:如何啃读一本书

李利老师的分享从态度到行动,娓娓道来。

行动前,要先明白啃读是为什么,不是为了读完一本书,而是通过啃读“发现自己的不足,悬置自己的偏见,敢于和顽固的自我认知碰撞,不断擦出新的火花”。

这段话让我一下子对啃读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面。之前我只是想完整的读完一本书,并没有去思考啃读为了什么。而李利老师却说啃读前要确定两个问题:一是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花时间来读?二是自己当前的水平和读懂这本书之间所具有的差距有多大?

这两个问题的提出,非常有价值。我从来没有在啃读前,对自己提过问题,只是人云亦云,别人说这本书好,我就拿来读。只是因为新网师要求去读,便拿来读。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在哪里,与我自身认知之间有多大差距,该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啃读,读到什么程度才算好。这些问题想明白,啃读才会有方向,行动才会有落实。

李利老师提出的问题,对我触动极大,让我反思了一下以往对啃读的态度,其实带有一种固化偏见,即没有觉察到为什么有些书读不下去,其背后的原因是认知偏差。对啃读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行动力不足。

李老师对啃读的诠释有这样一句话:

批注阅读的核心在于对话,我们要突破文本表面的障碍来理解作者的表达,进而和作者展开对话交流。

这就是啃读。

啃读,是逐字逐句读,却不仅仅是逐字逐句读。啃读,需要我们带着前概念去思考作者书中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这就是我所欠缺的地方。如果仅仅只是读过,而没有写下自己的文字理解,没有思考,如何算作啃读。

第三位是张守兰老师:如何日常打卡

张老师分别从“什么是打卡”“为什么打卡”“如何打卡”三个方面,详细具体描述了打卡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这里我需要学习的是坚持打卡四原则:1. 找学习榜样;2. 利用碎片化时间;3. 承担义工工作;4. 提前一天打卡。

曾经我也三天两头地打卡过,但是没有做到持续、不间断。内心里有个小小声音在说:打卡多麻烦,想学就多学点儿,不想学就放松一下,打卡不就像紧箍咒一样,把自己套牢了。事实上,通过听张老师的分享,我意识到,打卡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思考、写下自己的理解,为了自己的成长需要而打卡。如果自己想成长,那就打卡学习。如果自由随性的学习就谈不上专业发展了。

最后张老师分享了一句话:选择了新网师,就是选择了和优秀的人一起成长,就是选择了一条可能是最艰难的道路。

这或许诠释了打卡的意义。既然选择了新网师,就是选择了和优秀的人一起走艰难的路,难就在于不停阅读、不停思考、不停写作、不停实践。如果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学习,闲庭漫步式学习,是无法获得专业成长的。谨记,谨记。

第四位是王昌侠老师:如何写作业

王老师认真学习的态度,完成作业的全力以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如何高质量的完成预习作业,王老师总结了24个字:

做足准备,扎下根基。

谋篇筹划,认真撰写。

格式内化,规范提交。

这24个字都是王老师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每一次的预习作业,王老师都会认真思考,联系实际,精心设计提纲,建立框架,完成一个作业的过程可谓尽心竭力,做到尽善尽美。

再想想自己是如何对待预习作业的,高下立见。听王老师的分享,暴露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让我对预习作业有了新的认识。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就是一次反思对话的过程。不能仅仅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而是需要通过作业“对课程进行重新思考、扩充和加深”。

王老师的学习已经形成一个闭环体系:

读书、听课(信息输入),打卡、作业(加工管理),融入已有知识体系(构建体系),实践应用(内化输出)。

读写结合,构建自己的知识图谱,用于教学实践活动,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王老师写作业的方式,给我打开一扇窗,一窥优秀学员如何打怪升级。我要努力向王老师靠近,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认真对待每一次预习作业,争取在新一年学习中成绩达到优秀。

第五位是王辉霞老师:如何写年度叙事

辉霞老师从生命叙事的背景出发,分享了生命叙事的起源和出处,而生命叙事的内涵意义又让我进一步理解了生命叙事对于自我反思和成长的重要性。

我也有写每日清单的习惯,也会简单记录每日做了什么,以及琐碎杂念,却很少去追问写得意义。记录下每天发生的事情,或许只是一些碎片化信息,并没有思考信息能带给自身什么样的启发。

辉霞老师的分享从觉察的角度出发,阐释了生命叙事对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让我深刻理解了它的价值。

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有更好的做法?

生命叙事的价值不是记录,而是记录之后的反思和诠释。记录下的是事件,而反思和诠释才是对生命意义的呈现。生命叙事也是自我觉察,有觉知地过好每一天,体验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刻带来的感受、状态、情绪,或好或坏,而自己又如何通过学习应对这一切。

生命叙事是真情实感,是客观呈现,是每日记录,是梳理反思,是投入去做,投入去写,是做自我生活的诠释者,呈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辉霞老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以她为榜样,养成记录、整理、反思的习惯。

五位老师的分享让我大开眼界,回望自己过往的学习经历,发觉自己的学习多么肤浅,并没有做到沉潜其中。好在现在的我知道了自己的浅薄、无知,这份入学课程来得很及时,让我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优秀学员的心得体会,打开自己,反思过往的学习行为,认真思考这一年该如何学。

相关文章

  • 入学课程:给学习一份仪式感

    花两天时间听了新网师入学课程第三模块:如何在新网师有效学习。边听每位老师的分享,边用幕布记录了要点。 第一位是方娇...

  • 茶路| 学会低眉垂目

    第一天的课程结束。 看着群里老师发的早上的入学礼图片,恍惚间觉得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1、仪式感 早上的入学仪式分为...

  • 都是仪式感惹的祸

    现在这个社会,连小孩都知道干啥都要有仪式感。 小孩入学要有仪式感,各种纪念日要有仪式感,过生日自不必说了,必须仪式...

  • 用好身边的一切,让自己高效起来

    你的生活仪式感吗?如果想快速进入学习或工作的状态,给自己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地点、物品或伙伴就可以更加高效。 比如...

  • 爱而不安

    《仪式感》 仪式感之所以让人感觉快乐,是因为准备之人的用心,哪怕很简单,也是一份心意。 昨天老爸突然给了每个小孩和...

  • 岁末盘点||凡是过往,皆为序

    文/逯云霞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以,生活需要仪式感。 仪式感,让生活多了一份期待,一份惊喜。年初制定...

  • 456篇|今日复盘

    早起:意识到了重要性,需要仪式感,今天在书里学到了几个早起的仪式方法,明天实践。 学习:结合书籍学习专业的网络课程...

  • 悦己

    生活需要仪式感,新Order 如果顺利拿到 提成,就用10%给自己买一份礼物做纪念

  • 生活需要一份仪式感

    生活,如果能多一份仪式感,就能多一份幸福的喜悦;或者说,若为生命增添一份仪式感,你将收获一份无穷的力量。于生命洪流...

  • 入学仪式

    2019年8月31日,儿子小学生活的第一天,学校很隆重的举办了这场入学仪式,让家长和孩子都很兴奋。 孩子们双手作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学课程:给学习一份仪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jk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