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则得 (专注)

少则得 (专注)

作者: 语修 | 来源:发表于2023-05-01 06:26 被阅读0次

有一次,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曾同时受邀参加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问:

“你们认为,在当前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一个答案:“focus”,专注。

在这个碎片化的快时代,无数的信息抢夺着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总是在无数的方向中,失去了方向。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打开电脑准备工作,手机屏幕亮起,你顺眼一看,随手一点,然后就刷起了朋友圈,等再回过神来工作,时间已溜过了大半。

集中精力想要读书,电话响起,原来是快递到了,你下楼拿个快递,偶遇邻居大妈,顺便聊会儿家常,等再回到桌前坐下,早已忘记刚刚读到了哪里。

当我们的生活日趋碎片化,思想也会变得混乱不堪,做事效率就会变得低下。

多任务并行,看似节省了时间,实则是让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抢占了你不必要的精力,扰乱了原本的计划,拖慢你的进度。

一心专注,做好一件事,才能更有效率。

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在写长篇小说的时候,会将自己固定在这样的作息:

每天早上4点左右起床,然后立刻坐在电脑前开始写稿,一写就是四五个小时。

在这段时间里,他不见任何人,拒绝被任何事打扰,只是集中精力完成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写作。

随后,才开始打理那些生活杂事。

正是这样的专注,他才高效率地写完了许多名作。

人生在世,可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真正重要的,其实就那么几件。

把最好的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专心致志,才能迎来高效的人生。

修炼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才能做好每件事。

其实呀,真正的成功,往往靠的不是一时的运气,而是长久的专注后,累积的专业。

再平凡的行业,当你足够专注,便能造就专业,掌握成功的关键。

杨容莲,是香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年轻的时候被人介绍到剧组做了一名茶水工,一做就是30年。

虽然她的工作只是最不起眼的端茶送水,不需要什么技巧,但就是这样一份普通的工作,她却用了百分之百的心意与专注力。

别人端茶倒水,往往敷衍了事,杨蓉莲却为了做的更好,花尽了心思:

每天都提前两个小时到场,把泡好的各类饮品装在大家的保温杯里,贴好名字,作好标记,排列整齐,再一一送到每个人手里。

她能记住每个人的习惯与口味,不论明星红不红,她都一视同仁,贴心照顾,茶水,盒饭,从不疏忽。

有的演员身体不适,她会贴心地换成热饮,多加照顾。

2018年4月,金像奖将“专业精神奖”颁发给了茶水莲姐,成龙还专程赶过来为她颁奖。

香港影坛里的导演和演员更是对她称赞不已,再大的腕儿,也要尊称她一声莲姐。

长久的专注,量的积累过后,便是质的改变。

而当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专业精神,成功的钥匙,就已掌握在了他手中。

只做一件事,做到专业的水准,胜过敷衍了事的做很多事。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愿你懂得专注,足够专业,挖一口深井,得一片天地。

越专注,越幸福,当你专注于一件事,心无旁骛,宁静自由,那便是真正的幸福。

北京大学的畅春园里,住着翻译界泰斗、97岁老先生许渊冲。

他家的灯,常常亮至深夜三四点。

他坚持每天翻译一页莎士比亚,工作到深夜,是他的生活常态。

有人或许会说,这对一个出门都要拄着拐杖行走的老人而言,太过辛苦,但若是你看看这位老人醉心翻译时专注、沉醉、满足的样子,便会懂得,那分明是幸福的模样。

提起翻译,他总是神采奕奕,幸福满满:“如果我活到一百岁,我计划把莎士比亚翻译完!”

幸福于他,竟是如此简单。

身价600多亿美金的扎克伯格,从来都只穿灰色T恤+牛仔裤。

他并不是没有衣服穿,而是“有几十件同款T恤。”

这样,每天不用为穿什么分心。

他说,简单的打扮能够让他更加专注于工作和其他重要的事情。

乔布斯也有同样的习惯。

十年如一日地穿着相同的黑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这样的穿搭为他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认知带宽,又称之为心智容量。

人一天能思考的事情是有限的,如果天天在想今天穿什么,明天吃什么这样的小事,容易导致认知带宽被挤占。

对于自己的事业,人们反而没有精力去思考,去提升,从而逐渐陷入贫穷之中。

心理学专家张红川教授把认知带宽比作手机电量:

每天起床的时候,我们的每个人的“电量”都是100%。

如果我们开启过多的任务,“电量”就会飞速消耗。

一旦电量消耗殆尽,我们的专注力、判断力都会直线下降。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节省认知带宽,屏蔽掉那些可有可无的事情。

把注意力集中,才有可能完成人生的跃迁。

神经学教授Earl K. Millers说:

“多任务处理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能的,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必须保持专注,而专注的前提,就是节约你的认知带宽,不要把它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美国知名作家卡罗琳·福兰曾说:

“每个人的认知带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有限的带宽用在刀刃上。如果你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就得牺牲一些东西。”

1. 不要用摘西瓜的时间去捡芝麻。

吴军博士曾说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眼里只有芝麻,被芝麻占去了大量时间,就没有时间去摘西瓜。

2. 如果你太喜欢花钱,那注定赚不到钱。

作家许骥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越是赚到大钱的人,越不喜欢花钱。

吉利的李书福很少穿五百块钱以上的衣服;娃哈哈的宗庆后一年的消费不会超过五万块钱。

还有前文提到的扎克伯格和乔布斯,都是低物欲的代表。

他们对吃穿用度都不甚关心,在事业上极度专注,因此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而那些喜欢花钱的人,却往往赚不到大钱。

他们的认知带宽都被消费和欲望占据,天天想的是去哪里吃,哪里喝,哪里玩,对于真正需要专注的大事,自然无法做出提升。

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一个人放弃了物质上的享受,才能真正明晰自己的志向,完成自己的志向。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审视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一日三餐,衣着服饰,尽量从简。

让头脑从欲望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找到打开财富自由的钥匙。

所以,把精力放在摘西瓜上,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事情。

3. 学会一键清理,及时倒掉情绪垃圾。

占据认知带宽的,除了消费的欲望,琐碎的小事,还有积压的情绪。

我们现在常说一个词:情绪内耗。

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恐惧、担忧、紧张、害怕等各种小情绪,时刻在心里盘旋,所有的认知资源全部浪费在这上面。

个人几乎没有心力去做其他事情。

及时清理内心积压的情绪,才能避免认知资源被过度占用。

心理科普作家吴大大曾提出三点清理情绪垃圾的方法:

提升自身认知水平,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到问题,在思维层面消化情绪。

保持倾诉欲,学会向朋友倾诉,听听不同的声音,让自己保持理性平和。

学会表达性写作,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写下来,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有助于释放情绪。

屏蔽掉那些占用带宽的琐事、欲望、情绪,只做重要的事情,才能提升自己,掌控命运。

相关文章

  • 少则得

    印为“少则得”,刊于丁酉春月毕业之际。作为一组十二方印章之一参加毕业展,展览期间得肖兄赏识,被其收藏,专写一文记之...

  • 少则得

    牛人的时间是怎么管理的,今天吴军老师给出了答案,他说最关键的时间管理方法是少做事,而不是多做事。吾生也有涯,而知无...

  • 少则得

    “少则得”,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反而就会在这方面有所收获。 最明显的例子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把支...

  • 少则得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

  • 少则得

    少则得者,执大象之谓也!

  • 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有云:“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告诉人们,可以先采取退让的办法,等待,静观...

  • 少则得,多则惑

    这几天脑子里反反复复就是这句话。看到这句话就想到断舍离。实行断舍离也有五年左右了,衣服基本可以做到,买的越来越少,...

  • 少则得,多则惑

    吴军老师在《见识》的好好说话这一章中说​: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准备了很多内容​,一看时间要讲不完了,就提高语速,试图...

  • 少则得,多则惑

    每每看到不错的事情,心想,哎呦,这个好,可以做做看。看到感觉好的内容,嗯,这个不错,先存着,有时间再看… 而具体表...

  • 少则得,多则惑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则得 (专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ki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