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the Tuscan Sun,“青天白日”是我对它的昵称。
这部电影看过两次,第一次是小学时,大概十三四岁。虽连画面是彩色还是黑白都记不清了,但女主装修新家的片段却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准确点儿说其实就是那几帧画面,分镜头似的驻留在脑子里——女主面对一幢满目疮痍的“新”家时,全面整修的计划告吹,于是“先从自己的卧室开始”。
尽管“不靠谱的装修队”凿墙险些搞塌屋子、和邻居聚餐以及带帽子的优雅女人也都印象深刻,但程度都不及这些画面。
不夸张地说,它是我意识启蒙的标志事件之一。那么小的心智的我,在还理不清脉络记不住故事的年纪,看到女主面对“大工程”时的“自我”选择,简直自此开启了自己的价值观探索之旅。我的“my fortified point”也源系于此。
第二次是两天前(2017.3.11),也就是周六的时候。
说起来除了由于对它的几缕执念,还要感谢万能的网络。其实这么多年总会偶尔惦记这部电影,但唯一可以化成搜索关键词的就只有“欧美电影、女主装修新家”(其间还一度错把女主安成茱莉亚·罗伯茨),要是没有信息革命,我怎么可能仅凭这一丢丢模糊的甚至错得离谱的记忆找到它(大二前后也找过一次,不记得是找到没看还是压根没找到)?于是这次再看,我秉持思路清晰、理性观影、观有所得的主观目的,总算回想/弄清了它的故事线,也大致记住了情节。
故事称得上是极简风格了。遭劈腿、还要支付大笔赡养费、房子卖给前夫和他的情人、租住low党公寓、受不了、意大利同志旅行团、托斯卡纳的向日葵、艳阳、田园house、宗教、美食和有趣的人、神的旨意。
但谁又规定极简就不能热血呢?所谓“文艺片”就是这样的矛盾综合体,弱化外在故事线,强化情感升华 体验。小森林是个典例,今天,又加上一大片托斯卡纳的艳阳。它暖心、暖景、女主貌美又时髦,03年的装扮放到今天依然亮眼。还意外发现实习医生格蕾版的拉拉女配……生活的回复啊历史的车轮啊时空的交错啊,真让人惆怅又惊喜。
治愈。主旨自然流出(当然,我看的都是早已存在于我体内的东西),可简单概括为:当你遭受打击或无路可走,别赖在过去也不必计划未来,就去做你当下能做的(比如收拾房子),全情投入,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能到来,你想要的都会得到。即便并非是以你幻想的方式。
本以为是会那样,没想到会是这样……不甘心不开心,哼……算了,这样也不错,就接受吧……咦,原来,它已经来了,还穿得这么嬉皮……惆怅又惊喜。(生活永远不如你意,也许只有如此它才能继续,但最后,它会给你想要的一切,因为它是个圈/多音字,随你怎么读)
这青天白日的,没啥过不去的。
Mayb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