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管教到了极度严酷的地步,也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是接下来的常是更恶劣更危险的心情颓丧的毛病,那时你便算是丧失了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换来了一个心情沮丧的家伙。
——约翰·洛克,英国 学家、教育家
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家长最习惯使用的是权力工具,最容易失效的也是权力工具
家长权力的特征是随时可以惩罚孩子,但是,过度惩罚给孩子带来的常常是暴力倾向、撒谎、偷偷摸摸、缺乏自尊。而规则的特征则是让孩子逐步拥有法律意识。
通过权力工具,你可能经常“赢了”孩子,但是孩子却一次次成为失败者,失败的后果往往是反叛或者盲从。你真正需要的,是“赢得”孩子,让孩子理解并信任你。
规则不同于底线,家长不可单方面制定,必须通过与孩子协商产生。规则之外,家长不可随意地、无休止地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而不是逼着孩子遵守规则。孩子应该是因为明晓事理而遵守规则,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遵守规则。
与孩子商定的规则要简单、具体、直接。
许多规则往往是在赋予孩子权利的同时,给予他一定的约束。譬如,在同意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同时,你有权拥有密码,有权在不预先告知的情况下不定期检查。家长对待规则的态度:和善而坚定;对待权力的态度:尽量不要拔刀出鞘,不使用权力反而让你更有权威。
对一些没有形成良好规则意识的孩子,不要一次确定过多规则,可以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作业规则
书桌上不得放零食和玩具;作业期间,只有中间休息时才可以到餐厅吃零食;作业期间,不得戴耳机听音乐。
游戏规则
每次游戏结束后必须向窗外远眺;如果未经家长同意就玩某个游戏,则暂停一周玩游戏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