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惩罚错误也需要善意

惩罚错误也需要善意

作者: 雒渭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23:11 被阅读0次

    记得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室里,经常能看到一个表扬栏,纵列一般写着全班同学的名字,横栏大多是周次,中间的数据部分,是用来贴小红花的,也可以贴小红旗。表格下方会写几行游戏规则,比如,拾金不昧可以获得一个小红花,或者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可以获得一个小红旗等等。每学期结束,如果集够一定数量的小红花或者小红旗,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孩子们很喜欢这一种形式,积极踊跃地做好人好事,积攒小红花,期待期末的大奖。

    好像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这种用小红花奖励的模式,就逐渐不起作用了!到了高中的教室里,几乎就看不到这种用小红花或者小红旗,或者其他形式进行正面激励的表格的展示了。反之,到是会出现一些以暴露学生的负面行为为目的的表格。今天,我在监考的时候,就在教室里就看到了这样一张表格。表格的纵列还是全班学生的名单,而横栏呢,是考勤表现。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小学的表扬栏上,很少能够看到哪个同学是空白的,每个学生都会有至少一两个小红花,有的同学可能会更多一些。而高中的考勤栏上,只有不到十个同学有考勤记录,其他同学的考勤栏都是空白的。这少数几个有记录的同学,表格上记录的是什么呢?表格上记录了他们旷课和迟到的次数。记录了少数几个同学的旷课和迟到的情况记录表,就张贴在黑板旁边,教室中最为显眼的位置,供所有进入教室的人参观。

    从表格上可以看到,半个学期过去了,经常旷课迟到的总是那几个人。可是他们改正自己的问题了没有?没有,最近一周的记录中,迟到的还是这几位同学。那么这张表格,张贴在教室最显眼处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它能帮助爱迟到的同学改进吗?如果不能帮助,那把它张贴在最显眼处想做什么?用来羞辱这些同学吗?

    小时候,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时候。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很多行为是达不到社会化人所需要具备的标准的。所以需要用表扬的方式来鼓励和引导他们,只要达到要求,达到标准,或者做一点符合标准内涵的事,都可以得到表扬,得到小红花!随着孩子们受教育程度的增加,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规则意识已经普及到位,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按规则约束自己,按规则行事。这时候,再用小红花来奖励符合规则的行为的必要性就不大了。反之,当大多数人都能够按规则行事的时候,做不到按规则行事的就是少数了。班主任将不守规矩的人的名字公布出来,希望借助舆论的力量,唤醒他们的良知,帮助他们幡然醒悟,建立起符合社会化需要的规则意识。

    表面上看来,班主任这样的做法还是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是从善意出发的。可实际上收效甚微,从表格上没有看到这些同学有任何改正的迹象。贴上小红花,能让更多的同学心向往之,都愿意朝着规则的方向努力。而公布迟到旷课名单,却有可能将这些学生,推到被孤立的边缘,让他们彻底破罐子破摔。

    班里有几个经常旷课迟到的学生,任课老师会经常给班主任反应,学生处会给班级扣分,班主任当然很郁闷。可是,将这些学生的名单公之于众,并不能帮助他们服从规则,反而有可能将他们推向远离规则的方向。面对这样的困境,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我,当然也拿不出什么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来,我只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奖励可以让人进步、向善。而批评和惩罚是杀鸡儆猴的手段,这种手段的最大作用不是帮助违反规则的人变好,而是吓唬那些本来就守规则的人,让他们知道规则的底线在哪里,不敢逾越底线。这种思路在社会上,是用来惩罚犯罪分子,对没有犯罪的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可社会上对犯罪分子也并不是打击到底,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还是会提供一些减少损失的机会,比如监狱里的减刑制度就是如此。

    面对学生,我们更不应该只考虑惩戒。如果能够设计一种制度,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可以通过正面的努力获得加分,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犯错误带来的影响。比如,迟到一次减了五分,但我主动帮助值日生擦黑板,打扫卫生,又可以获得加分。或者,有些学生连这些都不愿意做,那你昨天迟到了减五分,今天你能做到不迟到,我就给你加五分。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既能起到惩戒的作用,又能治病救人,帮助学生改进和成长?

    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你心中的世界。从善意出发,设计制度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被执行者的实际感受。人性化的制度,又能帮助学生积极向善,最终营造出积极正面的班级气氛。我想,大致如此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惩罚错误也需要善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nq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