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事情是迈不过去的,除非你自己淘汰自己
----阿拉丁956
突然发现,自己远没有自我评估般的好人脉。看来,“人总是稍微高估自己的优势”这一说法得到了验证。之前,不一定觉察到,在事上磨了之后领悟起来才有点到位、有点拳拳到肉。不然,总以为这些说法都是对别人的号入座的,与己无关。
其实,自己充其量也是半斤八两,毫无任何优势可言。也不知道哪来的信心满满?也不知道谁给予的力量堆砌?也许与生俱来的自信心冲昏了头脑?应该不至于,至少还算理性。
尽管事前对此事办理的难度有了一些思想准备,但结果还是出乎自己的判断。看来,自己还是偏乐观些,总觉得“不至于”。其实,事情的真相让人不得不重新评估。
如何是好?总不能让事情躺在那里睡大觉吧——如此,太不负责任了。为了所谓的“负责任”形象不至于从此坍塌,看来,需要好好琢磨“求变”的思路。不然,肯定是没有任何着落的。
所谓“求变”,其实办法也不多。但不管如何,哪怕就是唯一的办法,也需要从裤兜里掏出来,慎重入市,好生运作。
昨天看到司马南做的一期节目,谈到某房产公司融资额度约等于上海年GDP的50%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挺震撼。即“你说钱重要不重要,如果你去跟朋友借钱,能够借到1W或10W或100W的朋友有几个?你去试一试。”而某开发公司竟然能够借到上海年GDP的50%,你说是人脉强大呢?还是有利益牵扯?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思考这个问题。
之所以扯到司马南的这句节目台词,的确是深有感触。现在的企业融资难度越是艰难,手上所谓的“现金为王”更是寥寥几个。加之国际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市场前景不太容易把握,因此许多企业收缩战略灌输得都比较彻底——求稳的多,猛打猛杀胆正者较以往少了不少。
不知道这些算不算属于“因势利导”,至少应该算是找趋势、顺应趋势吧。因此,在这种“日子大家都难过、大家都得过”的时刻,若有外部人脉资源可以依赖、可以借力,肯定是妙事一桩;若没有,也不必颓废,更不必怨天尤人。时势逼着你往內求,也不失为一个修行的办法——如此思量,人可能成长得快一些。
事件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之所以由此联想颇多,根源应该还是“思想上准备不足,或者说不充分。”尽管事前有所考虑,但似乎也只是一眨眼的功夫而已,没有深入地“里里外外多剖析”,或者“没有真正地从最不利角度去考量”,过于乐观估计了。既如此,吃一堑长一智吧,以避免下次再自己尴尬自己也连累尴尬到他人。
明天的太阳依然升起,明天的晨跑依然继续、明天的文案日更依然不会戛然而止。没有任何事情是迈不过去的,除非你自己淘汰自己。
明天,我依然爱自己、爱家人;明天依然笑容可掬、灿然如初!
2022年8月18日星期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