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吊炸天的师父是什么感觉?大概就是除了爱还是爱(哪敢说恨,等下明天的量加倍就死翘翘了)。
开玩笑,肯定要感谢天感谢地啊,有这么一个为我的字操碎了心的师父,那是可遇不可求,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某天,师父突然给我发了一个奸笑的表情,我一看,不妙,马上屁股夹紧,果然,师父又想到了新招来整我,啊,不对,是提升我,真的是操碎了心的师父。
《认知天性》提到过学习一项技能的3道工序:编码、巩固、检索。
而这段时间的训练,重点在检索,在逐步形成新的心智模型。
第一大招
16个字符,一天讲2个字符,1个字符需要讲2个用到它的例字,例字不能讲学过。
这是要燃烧我的大脑呀。
我就在想,如何在这个过程把学习活动进行得更有效呢?答案就是在学习区进行有效的活动。
我录制讲解视频的步骤是这样的,确定字符-确定例字-练习-写好一遍开录-讲例字-再写一遍。
选字的过程很重要(说到选字,想当年都没这么认真查过字,果然出来混还是要还的),这个选择的字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怎么定义呢?就是不能选一看就会写的、还没开始动脑思考就写完的字,还有也不能选不认识的、又复杂的字,这个阶段暂时不适合。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啊,多的是常用的但不会写的字,好好选。选那种不太确定,又有点会写的字,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写不好,请记住,练字的最终目的就是写一手好字,如果特意绕开那些不会写的,怎么吊炸天?
在很多本学习类的书籍都提到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反馈。如果特意绕开不确定的字,不写出来,谁看得到?谁给你反馈?就算写错了被师父指出,那是正常不过的事了,更加需要“仰天长笑”,哈哈哈哈,又学到了一招。如果写对了,也不错,原来我的方向是对的。无论结果如何,这是一个把知识内化的过程。
选了字之后,就开始练习,要好好利用方格子的特点,把基础的点、横、竖、撇、捺的一些基本规则与字符写好。
比如一开始我选的是(寒),练习的时候就要拆解它,它是宝盖头、三横一撇一捺、两点组合的;接着就是怎么去写,4个横都是平行的,撇捺展开,作为这个字的最长的延展,而一般撇捺又遵循着一个规则:撇的落笔点比捺低,两点平行,上下连笔写;了解了整体的结构,就是细节的问题,如何把点、横、竖、撇、捺写得更好看,首先得知道怎样才算好看,这个在一开始学习临摹的时候就要有关于好看的意识,横多长才好看?斜多少角度才好看?捺怎样回勾才好看?落笔轻重对比好看还是一条粗到底好看?诸如此类的“好看”才知道。
当确定了字如何写之后,就开始讲解了,讲解的规律其实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去分析讲这个字,不可能讲了左上角,又突然跑到右下角去讲。如讲(楂),它整体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查,而右边又由木+旦上下组合,旦又由日+横组合,大概是这样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讲。
录制讲解视频的过程,是自己对学过的知识点一次又一次的梳理,一个字虽然只用了一种符号,但基本的点、横、竖、撇、捺是遵循一样的规则的,再一次又一次分析不同的字,会让自己找到一些字的规律的。而找到规律,又是可以写到更多字的最快办法,不然只停留在学一个才会一个的阶段,是很难写出更多的句子的。
可以理解为老子的道术,懂得了练字的“道”,在“术”的层面上,可以任由自己发挥,写出一手吊炸天的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