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郑伯克段于鄢:一个由奇葩老妈的偏心而引起的豪门恩怨故事

郑伯克段于鄢:一个由奇葩老妈的偏心而引起的豪门恩怨故事

作者: 戏精的上班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21:00 被阅读0次

    自周平王东迁之后,王室逐渐衰微,各地诸侯蠢蠢欲动,各方势力开始逐步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天下无主”的局面几乎成为定局,春秋时代的大幕也已经掀起,而此时在郑国,正上演着一幕偏心老母亲厚此薄彼,腹黑大哥隐忍复仇的豪门恩怨故事。

    郑国有一个国君叫郑武公,娶了一个太太叫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郑庄公,据《左传》记载“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这个“寤生”什么意思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逆着生,孩子出生的时候是腿先出来,大概意思就是胎位不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难产,而庄公就属于难产。另一种解释就是按原本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在说刚刚睡醒或者睡时,也就是说,这个武姜自己做了个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边躺了个儿子,不知道怎么的已经出来了,被自己儿子搞了个突然袭击,武姜很不开心,所以很讨厌这个儿子。所以给自己儿子起了“寤生”这个名字,用今天的话就是叫“难产”。看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个母亲是有多不喜欢这个儿子。

    关于武姜不喜欢庄公的理由,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解释,因为这样更说得通。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的话,武姜的反应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合理性,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原谅,试问,哪个母亲会因为孩子难产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而讨厌这个孩子的?如果有,那可真是够奇葩的。显然,武姜就是这个奇葩老母亲,而他的小儿子出生特别顺利,取名共叔段(一说为叔段),武姜便十分宠爱小儿子。

    当然,从一个名字来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实有点片面,因为古代人起名字确实比较随意,不像现代这么讲究,他们常常会根据孩子出生之时的一些特征来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这个故事史书记载得很平静,没有掺杂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但是从另一方面给我们又能看出,老贵族的没落,首当其中从人性开始没落,为什么这么说呢?生孩子难产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是常有的事,因为孩子难产就不喜欢这个孩子可以说明什么呢?那就是这个母亲养尊处优、娇生惯养、自私自利,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是这般心胸狭隘,更何况是对别人呢?更别提所谓的“母仪天下”呢?而这种性格是天生的吗?“人之初,性本善”显然不是天生的,那么造就她这样的性格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生活。所以说一个王朝、家族的衰败,一定是从内部开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不管怎么说,武姜不喜欢这个大儿子是无疑了,特别是在小儿子出生以后,于是,这个偏心老妈就开始吹枕边风了,多次建议郑武公要废长立幼,要立小儿子为一国之君,但幸好郑武公算是个明白人,说这个有违礼仪法度啊,多次建议都没成功,直到武公去世,武姜不喜欢的这个大儿子寤生继承了王位,这便是郑庄公。这也是“郑伯克段于鄢”故事的主人公男一号,女一号自然是这个奇葩的偏心老母亲以及男二这个嚣张跋扈的妈宝男,也就是庄公的亲弟弟共叔段。

    虽然武姜并不喜欢大儿子,但郑庄公还是继承了王位,但是,这个偏心老母亲显然还是不甘心,在庄公刚上位没多久,就开始为小儿子筹谋了,首先是向庄公给小儿子要一块险要之地作为封地,但是被庄公婉言拒绝了,后来把“京”这个地方给了他,因此人们也称他为“京城太叔”。京这个地方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叔段到了京这个地方也并没有安分守己,招兵买马壮大实力,都城修建得比庄公的还要大,还得陇望蜀,蚕食吞并周围的土地。叔段的这些做法都被庄公看见眼里,但是并没有说出来,许多大臣纷纷向庄公进谏说叔段的做法有失法度,希望庄公出面采取措施应对管制,但是庄公以母亲武姜为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后的这俩人变更加变本加厉,越来越过分。大臣们依然进谏,庄公依然搪塞了之。

    史学家用四个字评价了庄公对叔段的这一系列做法,那便是“处心积虑”。可见庄公这个人心思深沉,手段高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想要一个人毁灭,必先使其膨胀。等到时机一到,一举消灭。到了最后的时候,共叔段自以为自己的势力可以与郑庄公抗衡、武姜和小儿子串通一气、里应外合决定攻打都城的时候,庄公瞬间做出反应,迅速平定了这场战乱。而此时已经过了二十二年,也就是说,庄公为了等这个时刻,让嚣张的弟弟和偏心的老娘已经逍遥了二十二年之久,而庄公就这样淡定的处心积虑了二十二年。那么,他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放这么长的一条长线呢?因为庄公也明白,对付这种家族恩怨,稍有不慎就要落个不敬不孝的恶名,而自己处处隐忍实则以退为进,到他们真的自以为无法无天的时候,他们早已恶名远扬,此时出手便站在了道德和舆论的最高点,自然没有人在对他有别的言论。由此可见,庄公是一个手段、策略都十分了得的人。

    共叔段失败后,武姜也被庄公软禁在一个小城里,此时的郑庄公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说了一句“不及黄泉,不相见也”。这是何等的决绝,可见母子关系已经冷冻到冰点。后来传闻庄公思念母亲,有些后悔。但话又说出去了,又不太好自己违背。此时就有大臣就给他支招,也就是所谓的“掘地见母”。不是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吗,你挖一口井,挖出水来,不就见着黄泉了吗,故事最后说“母子和好如初”。这话就让人匪夷所思了,仔细想想“和好如初”这四个字信息量确实很大,事实上真的能和好如初吗?

    首先对郑庄公而言,这个母亲从小就是对自己不闻不问,甚至是厌恶,这个“后悔”和“思念”里的水分有多少呢?郑庄公有“春秋小霸王”之称,能力威名仅次于春秋五霸。在政治谋略远见上,他可能更深知一个孝道有失、母子失和的标签对于君王来说是备受非议的。

    他一生四处征战,剥削压迫周边小国,才能、谋略都十分精明,在他处心积虑的处理共叔段的事情上我们就不难得知,他在任何的事情上都要站在一个天时地利,有理有据有利的制高点,血缘亲情从来都不是需要放在首位考虑的,因此这份思念和所谓的后悔,怕是目的也并不单纯。

    再说武姜,这个从小偏爱小儿子的奇葩老母亲,对这个大儿子不仅不喜欢反而是十分的厌恶,在庄公即位后,同为她的儿子,但她仍然姑息养奸,为小儿子费力筹划二十多年,这样的和好如初,又能有多少温情的存在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伯克段于鄢:一个由奇葩老妈的偏心而引起的豪门恩怨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qu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