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深墙雨巷。
世人从小对江南的独有印象。当写下这八个方块儿字,一幅幅画卷也在脑中徐徐展开:江南的美,江南的柔也一 一呈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9326/906f10dad54d7962.jpg)
说到江南怎么也绕不开烟雨,好像林黛玉般娇贵的面容,初春时节下个不停。也正是不大不小的雨恰到好处的衬托,让我们的历代文人墨客欲罢不能、爱恨绵长,留下永久诗词以供后人惦念。
首先便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的轻柔给了他们户外郊游的契机,上阙是明丽的景,惠风和畅,黛瓦粉墙和春水初盛。然后是我们的主角登场“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此时江南的雨尤如唐宋诗词一样,在内心深处平仄唱起,沾动我们押韵的心情;来到下阙就成了细柳清风,缱绻入梦,深巷古悠悠。当不停歇的雨遇到大地山川,就蕴量出了一种奇怪的景“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二十四桥的波光潋滟,燕子矶头的寂寂红寥,乌衣巷口的清浅月色,细细密密笼上心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9326/06e4ae6b67e755d5.jpg)
一入江南强说愁,似乎不把心底最深的愁苦诉说出来,就不好意思待在这画卷般的地方。古往今来,江南承载的多是你侬我侬的男女爱情,或凄惨无比,或深情被赋,亦或是柔情似水。然而我们还是读到了家国情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迈磅礴,只可惜生在了那个积贫积弱、帝王无能的宋代,硬生生的在文学的史册里留下豪放派浓重一笔,到现在都觉得是一朵永恒的奇葩。看来强说愁也未免显得意境单调了些,似乎江南的景早都为我们考虑到了,春雨催生了落英缤纷:集时光之温婉,得天地之神韵,诗意江南继续发酵。此时,撑一把油纸伞,走在青石小巷,一路花香。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9326/3997a4ace51b3df0.jpg)
你可知除了江南的景,江南的人更是情调深深,温婉岁月?“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正是他们的写照,爱花的江南人买上一束,插于书桌案头,养个三五日的光景,居家小室也是生机勃勃。自古文人多出于江南之乡,连现代的很多文学巨匠,也酷爱到江南之地旅居写文,就好像,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滋生笔端的心情。“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我也道江南景,江南人,意念悠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9326/a4821985dd6e4bdb.jpg)
当春风把诗心吹到江南,当诗心恰巧遇上古人,不如轻轻说一句: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