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有你
------书香中我成长着
一路有你,清而醇,让我的心灵得到慰藉;
一路有你,馨而雅,伴我的生活多姿多彩;
一路有你---睿智的朋友,教给我做人处事的方法: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
一路有你---博学的知己,引领我探求文学宝库的瑰宝,与大师对话,和泰斗耳语。
正是因为有你,我从懵懂无知的孩提走进学生时代,渐渐明理;
正是因为你,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当我告别学生时代登上三尺讲台时,让我更加感受到你的重要,你就是我生活中的阳光,你就是滋润我成长的雨露,你就是我滔滔不绝的智慧源泉,你就是我精神世界里永远绽放的花蕾。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面对着超负荷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上交材料,课后辅导,忙得我是不亦乐乎,身心疲惫,交头乱额,无暇顾及读书。在办公桌上堆放的除了是作业本,课本,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和教辅资料外,几乎很难看见别的东西,好像很难有心思静下心来读书。
工作就这样做着生活中却缺少了点滋味,多么渴望有圣人指点。偶有一日,随手拿起一本书,仿佛是一种故友重逢的久违之感,怪不得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顿觉书香沁脾,好不惬意。就这样重温读书之趣,犹感亲切。
渐渐地,我越来越感觉到“学到无耻,方知艺不精。”为人师者,若长期不读书,张口全是陈词滥调,讲课也只能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没有更多的知识来鲜活课堂,这完全违背了这一职业的特点。在我看来为人师者,应该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化的理论修养,宽厚仁爱的人文精神,独具魅力的人格品质。而这一切无不建立在广泛吸收优秀文化精髓和接受名家大师经典洗礼的基础之上。正所谓“腹中有书气自华。”于是乎,我又一次次与书亲密接触,总是在忙里偷闲看些《读者》,《意林》等杂志来排遣一下生活的繁忙和缓解一下工作地压力,看着那些精美的经典的文章,让我执有一颗平常心,看庭前花开花谢,望天上云卷云舒,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或多或少的读一点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添一份高雅品位;为了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适当的看些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的教育书籍,多把握一分教育的真谛。
每一次将书捧在手中,都使我开茅塞,除鄙视,得新知,养心性。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随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正如普希金所说:“人的影响是短暂而微弱的,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立身以立学为志,立学以读书为本。”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应该有创新精神,我们代表的身先进文化方向。随着工作中的一次次体验,一次次考验,一次次成功与失败,让我懂得了“欲求教好书,必先做读书人。”教师只有有了一定得宽度和深度的阅读,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不仅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递思想、启迪、智慧。“教书之人必先做读书之人”这句话一直铭记于心,而读书这种习惯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渴望读书,渴望求知,渴望穿梭在书海中······我当更勤勉地扬帆书海,有书为伴,我将幸福地启航我的理想人生。
一路有你,让我体验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高深境界;
一路有你,让我有信心攀越“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高远境界。
因为有你相伴,让我的人生追求中少了一点浮躁和功利,多了一点理解和宽容,更多了一点热情和关爱。
因为有你,让我的生命线真正延长着·······
一路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