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叮当后来又转了很多个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只有最后一次爸爸妈妈询问了叮当的意见。可是那时候叮当已经没有意见了,“你们看着办吧”,这就是她的回答。
叮当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学校?叮当自己也不清楚。大家都去学校的,是不是?不去上学又能做什么呢?那是一条大路,人人都在走,有过选择么?
其实叮当喜欢生病——不是喜欢“生病”,是喜欢因为生病而不去上学。那时候妈妈是温柔又懂得叮当的,会给她借许多有趣的书,里面都是有趣的故事。那时候叮当觉得“书”是有趣的,书自己会说话会讲故事,叮当只要听下去就可以了。即使是学校里的教科书,她也可以随心所欲的翻看、学习,就像读那些故事书一样。病好了以后回到学校马上就要考试,叮当一点也不会担心,她记得那些书告诉她的东西她就不用担心。
可是一旦坐到教室里这些书就变了。怎么回事呢?又枯燥又无趣,书里的内容不再向叮当招手,而是,就是一个一个的字被印在书上。老师努力地想把那些内容教出来,可是他们讲的不是故事,只是在一个一个地在念那些字。叮当于是很烦:那样规规矩矩地坐着,那样按部就班地学。连一本书到了学校之后都变得毫无感情了。
叮当还是会淘气的。有些书的内容很简单,叮当自己就可以很快的看完,于是叮当假装自己是老师,把一本书都写满字,还画了画,让书重新活过来。可是真的老师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叮当挨了批评,他们告诉叮当要爱护书。
而有些书的内容对于叮当就有点难于理解,好像懂了可是却记不住,就像一个高大严肃的男人迈着大步只顾自己埋头向前走。叮当很想拉着他的手请他慢一点,等一等自己。她以前很喜欢搭积木盖房子。她知道,如果不是一块一块稳稳地搭上去,那个房子是搭不高的。她是很喜欢搭建房屋和大桥的。她一直梦想能够搭建一个城堡。
可是很烦的,老师们都是看不见的人,其实他们是有眼睛的啊!是不是进了学校当了老师以后,他们的眼睛都要经过特殊加工和改造呢?他们读出来的字不是故事是魔咒,他们只能看见那些被魔咒召唤的孩子,他们只能看见紧紧跟随的孩子,他们还能看见会讨他们欢心的孩子,他们就是看不见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那么叮当就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吧!坐在课堂里,可是心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小花不喜欢叮当这样,可是那时候叮当的心也没有和小花在一起。
是有老师喜欢叮当的,他们觉得叮当很聪明。于是叮当就努力地表现出聪明来。其实,叮当总是觉得无趣。叮当想当一个魔法师,她想搭建一个独特绚丽的城堡,可是在一个看不见她的学校,老师教的都是没有感情的魔咒,叮当一点也不相信她能在这里学会如何做一个魔法师。学校总是无趣的,小花不高兴,叮当也不高兴。偏偏每天都必须在学校里度过那么长的时间,即使回家也还要复习、写作业,因为还要考试。
学校是一条大路,人人都在上面争先恐后地排队、跑步,只有叮当没精打采地混在里面。小花每天都很烦,因为花蕊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却接收不到有效的信息;叮当知道小花很烦,自己也很烦,因为叮当知道自己无能为力:她既不能加油跑起来,跑到那条大路上的队伍的前头,又不能退出那条队伍,去走小花爱走的那条路。她知道爸爸妈妈多么想让她跑到队伍的前头。她是知道的,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让爸爸妈妈高兴和关注她。
叮当的妹妹也到了进学校读书的年纪了。她很喜欢学校;她努力跟随着老师。实际上,她很努力得想一直跟在最前面。可是她太瘦弱了,常常被别的孩子挤出来。于是她会哭,是的,她一直是一个小哭孩。她的眼泪总会得到妈妈的温柔的手掌的拂试,有时候叮当也想那么地学一下,可是叮当做不到。叮当也知道妈妈想让自己变成妹妹那样为考试成绩哭泣,可是叮当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无论考得好还是考得不好。
其实一开始妈妈是有过以叮当为荣的。她那时候会经常让叮当在客人面前演示她教给叮当的技能,背诵一篇篇外国的咒语。那时候叮当还太小,小花告诉叮当她不喜欢这样做,于是叮当马上执行,只背诵开头和结尾,中间的全都没有了。表演时间很意外地缩水,客人不知道原委可是妈妈知道。这么干了几次以后妈妈再也不要求叮当表演了。
学校里有棵大树,特别高,不上课的时候叮当喜欢爬上去坐在树杈上看风景:人们都很匆忙,孩子们忙着去找老师问问题,或者忙着互相打打闹闹;老师们在忙什么呢?在忙他们能看见的那些人和事吧?只有叮当很闲。
其实叮当不闲。她忙着逃避小花。是的,小花不高兴,花瓣发灰。这让叮当不好过。如果小花是蔫的,那叮当也是蔫的。可是让小花高兴太难了,叮当做不到。如果可以,叮当愿意让所有人高兴:爸爸妈妈高兴,妹妹高兴,小花高兴,叮当自己也高兴。有一阵子,叮当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高兴”,可是后来又放弃了——太难了,叮当自己不高兴那么为难自己。
所以叮当选择了更省力气也证明是有效的办法:装作看不见。谁高兴或者谁难过,只要装作看不见,那么就都无所谓了。老师们不也是看不见的么?那叮当为什么不可以呢?
只是,叮当不知道,假装看不见,假装得久了,就真的看不见了。她把小花放进一个黑匣子里,其实,也是把自己的心同时放进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