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童年轶事
文/汪云海
弟弟小我两岁,从小就聪明伶俐,鬼点子特多,是个出了名的“淘气鬼”。淘气归淘气,他在我们家那可是说一不二,至高无上的“小皇帝”。父母视他为掌上明珠,奶奶更是把他当成了心肝宝贝。
弟弟的童年轶事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弟弟刚刚六周岁那年,正是调皮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的年龄。我和姐姐一边上学,一边还要割草拾柴,他却由于年龄小,又是家里的“天之骄子”,老早就跟庄上的那帮浑小子们学会了游泳,兴许是电影《小兵张嘎》看多了的缘故吧,弟弟亦步亦趋地学着小英雄张嘎子,一到夏天就成天泡在家门口的大汪里不出来,没有大人找他时只露出个头来,一旦家里人喊他吃饭,他就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让你干着急却找不到他。由于阳光的长时间暴晒,原本白面瓜一样的弟弟变成了“黑泥鳅”,活脱脱地像个非洲来的小朋友。
弟弟的童年轶事那个年代正是物资极度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买布要布票,买米买面要粮票,因此也是缺吃少穿的年代。尽管这样,母亲却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会精打细算的巧妇。每年只要是野菜一长出地皮来,她就让我和姐姐带着弟弟去剜回来,做成各种好吃的菜馍、菜汤或蒸菜、炒菜来吃。为了能多节省一点儿口粮,她还让我带着弟弟爬到树上去捋榆树钱子、甜柳叶、洋槐花等这些可以食用的树叶子、花卉等。乘人不注意的时候我们有时也会掰刚刚发出的洋槐树芽儿、掐正在生长的大豌豆头儿。
弟弟的童年轶事母亲把我们捋来的那些树叶子、洋槐花等清洗干净,拌点儿面和盐放在锅里蒸熟了,一家人就可以美滋滋的吃上一顿既天然又美味的饱饭了。弟弟虽然年纪小,但是爬高上低的活儿,尤其是上树捋树叶、榆钱子却是他无人能比的强项,只要是能驮动他的树枝,他都敢爬上去。那攀援的灵巧动作活像一只聪明可爱的小猴子!
弟弟的童年轶事弟弟的双手十分灵巧,干起活来两只小手像挽花似的,捋得特别快,不一会儿功夫就捋满了篮子。然后就一个鹞子翻身直接从树梢上蹦下来,那落地的姿势简直美翻了!树下全都是松软的黑土,尽管大人们看到后会发出唏嘘不断地惊呼声,但是弟弟还是像个我行我素的“独行侠”,你说你的,他跳他的。当母亲看到这一幕时,简直气得七窍生烟,一个劲儿的埋怨起我来:“要是你弟弟摔出个好歹来,我非打死你不可”!其实我也很委屈,但又不敢反驳。只能再三地央求弟弟不要再从树上往下跳了。
弟弟的童年轶事弟弟在我们家是个娇孩子,说他是个“小皇帝”一点儿都不为过,当时我们家姊妹四个,只有弟弟一个男孩,他在我们家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比大熊猫还金贵的“宝贝蛋子”!
弟弟的童年轶事弟弟小名宿城,绰号“大嘘”,小时生病,我和姐姐带他去村里看医生,他看到医生手里拿的针管子时,早就吓得魂飞魄散,挣脱我们撒腿就跑!害得我和姐姐气喘吁吁地好不容易才逮到他。他不仅声嘶力竭地大哭大叫,还用刚刚学会的脏话骂人,医生拿起镊子夹着棉球刚一擦到弟弟的屁股上,他就发出杀猪般的嚎叫声,“哎呦,哎呦,疼死了!疼死了”地叫个不停。岂不知针头还没沾到他的屁股呢!弟弟这一嚎叫马上引得大家捧腹大笑,甚至惊动了更多的小朋友一起过来围观。弟弟羞愧难当,更加恼羞成怒,对给他打针的那个医生则是怀恨在心,扬言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弟弟的童年轶事一次给他打针的医生到汪圩庄上发放防疫糖丸,骑了辆锃光瓦亮的“凤凰”牌自行车。当他把自行车刚刚停下,招呼各家各户的大人带着孩子准备领药时,这时孩子们都围上来了,不一会儿这位医生已被孩子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因为糖丸是甜的,孩子们都喜欢吃。哪想到弟弟什么时候已神不知鬼不觉地钻进人群,悄悄地把自行车的气门芯给拔掉了。等大伙儿回过神来,弟弟早已一溜烟地跑到大汪边,顺手把气门芯扔到了水里,然后一个猛子扎入水底,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自行车呢,更别说配件了!父亲和一群前来领药的大人们只得赶紧下水去摸,但在如此大的水面下去打捞一个只有一寸长的气门芯,其难度简直就是大海捞针。摸了半天愣是没有摸到,那个医生只好扛着他心爱的自行车悻悻地走了。
弟弟的童年轶事弟弟像个占山为王的“山大王”,年纪不大却有很强的号召力,屁股后边总是跟着一群摇旗呐喊的“小喽啰”,有事没事总爱拿着竹竿当马骑。一天他带着几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伙伴一起排着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唱着歌儿去杨家沟涯捉蟋蟀逮蝈蝈,忽然有个孩子发现了大树上“嗡嗡”作响的大蚂蜂窝。弟弟神气得像个指挥官一样,让大家都不要怕,全都排好队跟在他身后,看他怎么去捅掉这个蚂蜂窝。并且要大家高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首歌儿,向蜂王的巢穴——蚂蜂窝进发了!
弟弟的童年轶事弟弟身先士卒地走在队伍的最前边,两只手紧紧地抱住竹竿,对准蚂蜂窝就捅,蚂蜂窝马上掉在了地上。紧接着黑压压的一群蚂蜂追着弟弟他们就蜇。弟弟他们受到蚂蜂的强力攻击,顿时阵脚大乱,连忙丢下竹竿,鬼哭狼嚎般抱头就跑。蜂群紧追不舍地撵着他们蜇,孩子们无一例外地全部“中枪”。弟弟被蜇得最很,当母亲用缝衣针给他挑蚂蜂的毒刺时,就从他头上、脸上和脖子上一共挑出了11个蜂钩子!弟弟一眨眼的功夫眼睛就肿得合缝了,头部肿得像个芭斗子,一群孩子疼得哇哇大哭。大人们听了事情的经过后,既生气又心疼,个个笑得前仰后合。母亲更是心疼她那宝贝儿子,不由分说地带着弟弟去医院了。
弟弟的童年轶事真是应了那句“光腚戳蚂蜂,能戳不能撑”的歇后语了,弟弟从此以后,吃一堑长一智,再也不敢捅什么蚂蜂窝了。
弟弟的童年轶事 弟弟的童年轶事作者简介:汪德兰,笔名:汪云海,宿州市埇桥区人。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埇桥分会理事。 2017年8月以来,已在《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报》《埇桥时报》《作家前线》《中国当代书画家网》《宿州群众文化》等报刊媒体发表文章二十多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