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其实是尝试沟通的一种方式。但为什么大多数时间吵架变成无效沟通?是因为双方都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而对错的标尺会因为人的教育背景,人的阅历认知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常常是鸡同鸭讲,吵架的双方都会觉得非常的沮丧和无力。
吵架一定是有一个由头的,哪怕最终变成情绪的发泄。如果已经变成情绪的发泄,只有一方能够作为情绪的容器,能够充分的倾听和接纳。可以让争吵又回归理性。但是往往双方都希望对方作为自己的情绪的容器,能够充分的倾听和接纳自己。父母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小孩,也是在寻找自己的“心灵父母”---那个懂自己的人。孩子更是希望父母能够成为心灵父母,能够充分的理解包容自己。
一定是那个有更高的认知和有更强的心理能量的人来妥协。妥协是一种能力,并不意味着弱小,反而是意味着内心的强大。至少脱离了对错的这个二元状态,进入多元的解决问题的模式。
妥协就意味着先处理情绪,再来处理问题。
有些时候吵架本身也就是情绪引起的,问题本来不大,就可能把情绪处理以后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就像去买卖商品一样,买方和卖方都把自己的筹码放在桌面上,然后通过沟通交谈来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愿意接受的点,比如说合理的价格,最终达成一个共识。
妈妈用无解的方式和我吵架。实际上在这个提问者的心中对妈妈就有了一个预设的评判:不讲道理,光是情绪的发泄。我可以用所有化解方式和办法。同时你对自己又进行了道德绑架,或者说进入拯救者模式。
其实沟通真诚就好。坦率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想法,不回避,不遮掩,不预设,不评判。总能找到双方利益共同的点达成共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