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短句转换:思维单位的划分与组合(下)  笔记

长短句转换:思维单位的划分与组合(下)  笔记

作者: 姣侠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17:25 被阅读0次

汉语句子的容量——长句化解方法I——长句化解方法Il——长句化解方法III

一 汉语句子的容量

1 制约着话语结构的第一个因素是内容,第二个因素是客观环境,第三个因素是作者的主观状况。

2 “客观环境”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对象,另一个是场合。对象不同,他们的知识背量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我们的语言运用也不同。场合不同,语言运用也不同。

3 作者的主观状况首先是每个人的个性和语言习惯,其次还表现为他的言语技能水平个表达时的思维状态。

二 长句化解方法I:疏导

1 复杂词组移位

2 利用“把(将)”“被(叫、让)”调整句式。

3 联合成分改成排比

三 长句化解方法II:分解

1 把句子里的一部分内容分离出来,独立成句。

2 重新切分、组合

(1)“切分”是一个惯用术语,指的是划分语言单位,这里指的是意思单位(句子);“组合”这里指的是排列,这里是按照一定逻关系排序。

(2)在语言的实际操作中,语法、逻辑、修辞这些因素是综合为用的。

四 长句化解方法Ill:重写

1 重写是对内容的重新认识与表述,它可以是对原表述的简缩 ,也可以是对原表述的拓展。这种变化,有时候表现为内容的增删,有时候则内容未变,变化的是语言形式。

2 语文教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写作训练只是其中的个组成部分,而言语技能训练又只是写作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训练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控制条件的作用,是减少对操作过程起制约作用的因素,使教学且标相对集中,从而提高教学效事,言语技態训练则尽量把目标集中到技能方画,这就是言语技能 训练的限制性。随着技能训练的进展,这种控制条件将逐渐减少使之逐渐接近于我们的写作实践(局部的) 。

3 技能训练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序列性。科学的训练需要序列性,言语技能训练应该尽可能地按照能力层次低而迹、技能要求由简单而复杂这样的线索来编排、只是它牵涉到的人文因素多,因此这种训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应该因人、因地、因时灵活地加以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认识的深化、能力的发展都呈螺旋式状态,智力技能的发展也是如此,它也要呈螺旋式排列。

4 关于重写有以下几点考虑 :

(1)言简意赅是写作的一个很高的境界,从上面的学生语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简缩往往是和认识的深化联系在一起的。作为长短句转换这样一种技能训练形式,在“重写”的练习里,我们侧重于拓展。

(2)拓展含有内容和修辞两个侧面,内容的拓展既反映着不同学生的不同背景知识和思想材料的储存,又反映着不同学生的不同认识水平,其制约因素多,操作方向比较难以控制。因此,作为技能训练的起始阶段的“长短句转换”,我们又侧重于修辞性拓展。

(3)重写中的修辞性拓展是从语法层次向修辞层次的发展,它具有从限制逐渐走向开放的特点。把这个练习作为“长短句转换”专题的最后项目,正体现了言语技能训练的螺旋式原则,成为整个螺旋系统中的第一次螺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短句转换:思维单位的划分与组合(下)  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ev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