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对旗袍的印象,要么是开衩高到臀下、所谓的“老上海风情”,要么是三镶七滚、宽袍大袖、所谓的“中国古典美”,总之它是一件过了时,定格了的衣裳,然而今日市面上卖的旗袍,总是以无领、无衩的A字摆、蜡染、手绘等各种新奇元素居多,一年有一年的流行,好像它仍是一件时装,是能任意改良的。
很多人把这种误读归结为国产影视剧的歪曲和一部分明星、名人的误导,笔者从前也这么看,然而近日因为男式西装,忽然发觉,这些歪曲、误导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那就是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历史的断层。
西装早在明末清初就传入中国,到了民国中后期,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已说得上是普遍,然而当时的交通、通讯、传媒太落后,在苏州这样一个极靠近上海、也算发达的中级城市里,西装就已非常罕见,大家都是穿中式的袄、褂、长袍。绝大部分中国人第一次知道西装要到八十年代,所以即使去询问一些民国时代过来的老人,他们也以为西装是改革开放后才有的,同样的,海派旗袍也局限在上海等极少数的大都市,绝大部分人知道旗袍都要到八十年代以。或是因为进了城,看到有人——特别是饭店服务员、礼仪小姐——穿了;或者是看了电影、电视,比如《花样年华》《旗袍》《色戒》,或是读了以张爱玲为祖的一些小资文学;还有些人受复古潮流和东方时髦的影响,迷上了汉元素、民族风,看到了一些“中国风”的设计,觉得旗袍是传统的东西。但实际上,文字和现实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差距,而他们实际看到的旗袍,基本也都是歪曲了的,并非本来面目。
这段文字有点绕,这是因为,过去的旗袍两种分类,第一种是中式旗袍(在西式旗袍出现之前,人们只叫它旗袍,不需要加定语),它才是脱胎于满人的旗装,与西式旗袍相比,它的中式是指裁剪手法和审美理念——连肩,没有省,基本没有曲线。大部分博物馆里,比如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展出的旗袍,虽然款式非常简洁,没有早期的大镶大滚,但仍属于中式旗袍。它们看起来贴身,是因为人台背后夹了夹子,人为地让它变得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如果放开夹子,说难听点,看起来就像水桶了,但是从前人穿的大部分都是这种旗袍。现在一些棉麻的所谓的旗袍,如果一定要寻源头,那只能算到中式旗袍上去。但中式旗袍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男女平等。古代女子是两截穿衣,上面穿袄、褂,下面穿裙,男子才穿上下通裁的长衫,而满族女子的旗装正好和男式服装很接近。所以我们仔细去阅读民初的文字,观察老照片,或是询问民国时期过来的老人,会发现这种旗袍,把镶滚、盘扣、花纹去掉后,基本和长衫一样,这便是男女平等,从这个层面上讲,它已经算得上是时装了。至于有些人纠结于为什么革命党人既“驱除鞑虏”,又要穿满人衣裳,其实很简单,一是几千年文化基因的积累,中国人在潜意识里对女子服饰的民族性看得比男子弱得多,满族女子也一直在穿带有汉元素的服饰,能考虑到男女平等,已经非常进步的了;二是中国文化里本来不存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会说“驱除鞑虏”,就要把“鞑虏”的一切都驱除掉,中山装还和日本的学生装很像,但不会有人觉得甲午战争后还学日本人穿衣服就等于崇洋媚外。何况这只是借鉴,旗袍和旗装是两个概念,不然,按当时的命名原则,它应当叫改良旗袍。
另一种旗袍是海派旗袍,它出现在上海,是对中式旗袍的改良,所以叫改良旗袍,因为在裁剪和审美上基本西化——存在装袖现象,有腰省、胸省,甚至出现立体裁剪,凸显女性的身材——所以又叫西式旗袍。换句话说,它是完全的时装,是带有中国元素的西式长裙,和旗装完全在两个服饰体系中,就好比新月派的诗歌和李商隐的格律诗有联系,但不能说新月派是李商隐的传人。海派旗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一种成熟了的服饰,八十年代想要重新流行的只是它,而不是中式旗袍,但由于种种原因,二次改良使当代旗袍脱离了这个体系,自成了一套方圆,就如同YSL设计的吸烟装较之玛琳黛德丽的男式西装一样。
首先从流行程度上来讲,当年海派旗袍是高端服饰,很多人渴望,但不可及,因为只有做西装的红帮裁缝才会做,而且制作工艺复杂,价格就相当贵。而且到了五十年代,很多海派旗袍都被迫改成了旗袍上衣,能保存至今的,凤毛麟角,裁缝师傅也在那些年里走的走,死的死,很多手艺失传了,很多人不晓得真正的海派旗袍是怎么一回事。如今的商业化浪潮,也容不下这种精致,比如盘扣,只能手工制作,一个铜丝大盘扣要费几个小时,不可能大批量生产。侧开拉链的话,对齐门襟的盘扣就很考验功夫,也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从穿的人来讲,如今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没有时间、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保养旗袍,而高档面料需要手洗、熨烫,穿得时候要很注意,走路不能大步流星,坐下来也不能靠在椅背上扭动,纯正的真丝、丝绒、毛料在一般顾客中反而就不那么吃香,制作者当然就可以放开了手去做。像后背拉链,用在真丝和丝绒上很容易把衣服崩坏,对关节僵硬的人来说也不方便穿脱,但是方便制作,侧开的衣服修改起来不方便。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很“搞笑”的“中式服装”制作方式,比如对襟的上衣,后背没有拉链也要开一刀,他们大约做当代旗袍做多了,以为收腰身就只能这样做。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笑话,比如现在流行真丝上因花鸟山水,这其实是日本和服布、热带国家土著服饰的做法,制作者大概只看到张爱玲写过这种花样,却没看到下文写上海人是如何侧目的。蜡染是少数民族的手艺,麻布、蓝印花布也是乡土风情的物什,然而现在频频用于西式裁剪的旗袍,并美其名曰“老上海风情”,实在不知所谓。一种成熟了的服饰是不能随便改的,牵一发会动全身,假如一味地追求贴身,那么公主线远比胸省来得好,但这样一来,肩膀下面两条竖线,是用花边遮掩好呢,还是就让它暴露着呢?很显然,有些东西虽好,也不能随便套用,否则会变成画蛇添足。 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就是高开衩,这种现象似乎在2000年以后特别盛行,这也许跟《花样年华》有关。但《花样年华》的时代背景是六十年代的香港,很多人大约不知道,时装有个分水岭,那就是六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潮流是大解放,超短裙就是那时候发明的。所以张曼玉穿的二十三身旗袍,都是海派旗袍在香港发展后产物,它在色彩审美上是岭南式的,它之所以短到膝盖以上,开衩高到大腿,是时代原因,《花样年华》讲的是香港,并不是什么“老上海风情”。《色·戒》是在上海,但里面历史性的错误很多,国产电视剧《旗袍》,能做出开腰省的“清宫旗袍”,还配一顶明朝皇后的凤冠,其质量更是不言而喻。至于现存的月份牌、老海报,还有一些名人去照相馆、出席宴会拍的照片,虽然是真实的,但并不能代表日常的衣着,只能说,从中能看出来当时流行的服饰审美潮流。
真正的海派旗袍,确实是古典美的体现,但不是中国的古典美,而是西方的。海派旗袍成型于三十年代,它像当时的世界潮流一样,推崇古希腊式的人体美,但又采用了大面积的包裹;它虽然把身体全部包起来,但实际上又不影响女性乘电车、打网球、上班、做家务。这种节制、中和,虽然有考虑东方人含蓄的因素,但主要是古典主义的做法,用文学来比喻的话,就是新月派的诗歌,在自由和格律之间寻找平衡。三十年代的旗袍,有一种优雅、从容的美,高开衩之所以昙花一现,和新生活运动没太大关系,主要是违背了这种节制的原则,而当代的旗袍,在经过了长时期的断裂和压迫之后,已经遗忘了本来面目,它更像是六十年代服饰的变体,带有很大的臆造成分,无论是审美还是制作工艺,都呈现一种混乱、急迫、极端的倾向,自成一个格局,它是时候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了。
海派旗袍和香奈儿的中性外套、迪奥的X形裙装、玛丽·奎恩特的超短裙、YSL的吸烟装一样,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时装史上的经典设计,它并不像一些民族服饰那样,与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节奏有巨大冲突,只不过它的节制和优雅,与什么都赤裸裸、急吼吼的现实相比,显得太阳春白雪,似乎不合时宜。不过时下流行的欧美直筒长裙,也是一步也不能多迈的,这种裙子的学名,音译叫霍步裙,意译叫蹒跚裙,是10年代由现代时装之父保罗·波烈发明的,意在束缚,让女子无法跨上当时流行的马车,这个历史,很多人大约是不愿意知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