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整天说“南普”
却不知道“南普”的由来?
或许你不是地地道道的南宁人,或者你生来就是南宁人,抑或是海归、外来人士,就算你曾经接受过正统的普通话培训,你曾经也为自己能说一口正统国标而感到自豪,可你在南宁呆久了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你就变成了一个“南宁人”,因为你原来的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已经变成了“南普”。可你整天说着“南普”,却不知道“南普”的由来?这就不应该了!
“南普”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的特征也十分鲜明,“南普”顾名思义就是广西南宁普通话。“南普”其实是在全国推行普通话之后,其具有南宁特色粤语口音的普通话就开始流行和普及,而且一直沿用至今。最早时期的“南普”其实是很好听的,后来不断演化和改变,变成了今天独具自身特色的“南普”,在外界看来,如今的“南普”听起来十分别扭。
南宁普通话的特点大概是含有南宁白话口音的普通话,翘舌发音不明显,音腔不圆,句尾有相当明显的加重语气的语句词或直接加重句尾词语气。“南普”不能完全说是一种方言,它更倾向于是一种有特点的口音,或一种习惯性说话方式、态度。“南普”在南宁城区范围几乎已经普及。
早前的南宁主要使用的是粤语(白话),后来全国推行普通话,“南普”才开始在南宁市区范围盛行。说实话,如果以现代汉语标准和聆听审美角度来看待“南普”的话,“南普”算不上是一种高雅的方言口音,也没有什么学习和研究的价值。
而外界对于“南普”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南普”不好听而且低俗,但是很多南宁本地人士却钟爱它。原因或许比较简单,他们认为“南普”的魅力在于南宁人能用最贴切的语言形容心里的感受。单单是一个普通的字眼或者一个特殊的语气,就能让对方心领神会,这其中不也是多了一分趣味吗?只不过,“南普”其中的潇洒和默契是很多非南宁人士所不能体会。
南宁人当然也意识到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保护地方语言在他们看来也是每一个南宁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南宁在1997年实行推普运动后,荣获“全国推广普通话先进城市”称号,现今的南宁市区和郊县都已经实现普通话普及,只是自带本地特色元素而已。在1997年推普时期,南宁当时使用的行政手段具有较大的争议,当时包括取消方言公共服务,取消方言媒体(白话服务和白话媒体等),还在学校和工作单位宣传方言粗鄙,使用普通话文明。
很多人说,现在在南宁市区已经很少能在公共场合听到粤语(白话)。很多80后南宁青年尚能听懂粤语(白话),部分人也能顺畅交流,但基本上已经没有主动使用的意识了。而大部分的90后、00后已经听不懂更别说用方言交流了。早前还有专家称,南宁的方言尽管还有很大的使用范围,但是由于缺乏下一代的学习和使用者,现在的南宁方言严格来说已经被定义为——濒危语言。
现如今,南宁市民对方言的保护和推普工作已经成为了网络上极具争议的话题,抢救和保护南宁白话的民间呼声渐高,尽管在外人看来,南普很难听,南宁白话不标准,但是作为一个南宁人,却对自己的“母语”有着本能的保护意识。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