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带给了我们什么
在辅仁学校下半年课题组、项目组汇报会上的发言
2019年1月17日
今天是“三九”的最后一天。虽然正处在数九寒天,我们的汇报厅里却充满了融融暖意。
孙成蕊主任的开场辞题目是:“我们都是研究者。”在聆听课题组、项目组教师代表发言的过程中,我思考的问题是:“研究带给了我们什么?”从汇报者的精神面貌和汇报内容看,我深深地感受到,研究令我们的教师更有活力,更加阳光。
我想是否可以用四个词来加以概括老师们的研究状态,即“团队、思考、落地、成长”。
团队。今天汇报的十个课题组和项目组,已经形成了一个一个的研究团队。我参与比较多的“大理科思维课题研究”、“小组合作学习项目研究”、“跨文化课题研究”等相关活动,都聚集起了一个又一个很有凝聚力和目标性的合作团队,组织有序、方向明确、方法得当,反馈及时、互动有力,使我们的研究始终保持了扎实、朴实、真实、厚实的一线教师的研究本色。
思考。教育科研不仅注重研究“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更注重研究“做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看得出来,老师们在研究中做了大量认真的思考,既注重文献的检索、研读及整理,更注重提炼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都能够从研究的背景、研究的价值、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的目标等方面,认真思考,不断探究,同时做了及时的总结与提炼。李琳老师在汇报中说得好,我们的研究之所以有成果、有实效,关键是“胜在观念上”。观念的“胜出”就是思考的结果。
落地。每一项研究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是山东大学附中多年前就提出的办学理念,始终指引着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前进方向。我们相信,只要坚持问题导向、任务驱动,解决问题为目标,也就带来了课题研究与项目研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成长。研究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实实在在的成长,研究者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也有初出茅庐参加工作不足两年的教师新秀。汇报使我们体味到,热爱、责任、担当,正在成为研究参与者不断成长的引擎与源泉。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加入到研究中去,坚持脚踏实地,同时要仰望星空,做出实效、做出品位、做出品牌,做出获得感、幸福感。
近期正在上映一部印度电影《印度合伙人》,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看过?电影主人公身上彰显的热爱与尝试的精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用电影主人公的一段语录结束今天的发言:“没有问题,就表明你没有真正地活着。问题来了,你才有机会真正地活下去。”
“烦恼即菩提”,愿与老师们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