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打开电视剧软件,无意中发现了《玫瑰的故事》。这部剧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很火,几乎每次刷视频都会看到,于是我好奇地点开了。
玫瑰这个角色外貌美丽,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父母开明且有智慧,我对这样的家庭环境充满了向往。
刚开始看的几集,并没有特别吸引我,但也不至于失望,就这样慢慢地看了下去。
当玫瑰与方协文结婚后,方协文因自卑而心生狭隘,表现得小肚鸡肠,婆婆也满是算计之时,让我一度想要放弃这部剧。😆
直到看到玫瑰与方协文离婚的那一幕时,我的心灵仿佛被瞬间击中,突然发现了这部剧的真正亮点:玫瑰对爱情婚姻的态度!
方协文与黄亦玫结婚后,为了让黄亦玫留在家中,方协文两次暗中辞掉了她的工作。
黄亦玫做了美甲,他疑心重重;
面试穿个裙子,他要干涉……
这样的婚姻,结局不言而喻。
黄亦玫提出了离婚,
起初,方协文不断逃避,还试图用孩子作为筹码。
黄亦玫没有过多纠缠,
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不爱了。”
某天早上,方协文出门时没有理会孩子,
孩子问黄亦玫:“爸爸是不是生气了?”
黄亦玫回答:“爸爸只是走神了。”
方协文醉酒后回家撒酒疯,
结果因酒精中毒住院,
黄亦玫大半夜带着孩子去医院陪床。
方协文问她,为什么不让他死了,
离婚和丧偶有什么区别。
黄亦玫回答:
“即使你不再是我的丈夫,
你依然是我的家人,
小初的爸爸。”
方协文又问黄亦玫是否恨自己,
黄亦玫说:“从来没有。我也不希望你因为恨我而活得痛苦。”
不仅没有埋怨前夫对自己的不好,
反而还在孩子面前维护对方作为“父亲”的形象。
这就是格局。
正应了那句:
不要后悔对任何人好,哪怕是看错人,哪怕被辜负,哪怕撞了南墙。
因为你对他好,不代表他有多好,只是因为你很好。
既然不得不分开,
那就坦然接受、礼貌告别。
很多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也经历了婚姻,知道其中的鸡毛蒜皮。
婚姻中的负能量会让人变得不人不鬼,从一个爱笑的人变得不笑,从一个爱说话的人变得沉默,甚至把一个单纯的小姑娘变成一个满腹牢骚的妇人。
这似乎是大多数已婚朋友的常态,但这一刻,我发现玫瑰的爱情婚姻观才是我所向往的,也是我们应该拥有的。
玫瑰没有因为受到委屈而抱怨,也没有变成一个泼妇,她的内心深厚,处事淡定,这种状态让我非常喜欢。她的人生观让我意识到,感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你要允许它的出现和逝去,接受它的美好与破碎。
后来,我看到玫瑰独自带着孩子太初生活,几年后,太初五岁时,方协文试图通过欺骗把孩子带走,争夺抚养权,这让我异常愤怒。
然而,玫瑰在面对前夫时,依然心平气和,处理得非常淡定,始终以爱太初为出发点。
方协文自己都本以为会是一场恶战,没想到玫瑰的态度如此大爱与冷静,他被感动,也觉察到自己的恶劣,最终撤销了抚养权争夺的想法。
玫瑰用她的大度与理智,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面对前夫的挑战,她不为怒火所动,而是以冷静和宽容化解了潜在的冲突。
虽然她内心深爱着太初,但她没有用情感来对抗或制造矛盾,而是用温柔、坚定和爱消融仇恨,化解怨恨,带来和解与成长。这样的玫瑰不仅让太初感受到温暖与安全,也让方协文意识到真正的幸福不是争夺,而是用心去爱与守护。
后来,玫瑰遇到了心灵契合的傅家明。傅家明因为天生的心脏病,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为了不拖累玫瑰,他决定提出分手。
然而,玫瑰坚定地对他说:“我可以因为死亡而分离,但不能因为懦弱而分离。”
她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全身心投入到这段感情中,勇敢地与傅家明一起面对未来的每一天。最终,他们全心投入这场爱情,直到傅家明去世。
玫瑰选择了在即将到来的痛苦面前勇敢地爱下去。即使知道结局也愿意用心去经历和体验,尽全力去珍惜每一个瞬间。这样的人生态度是我无数次幻想中理想的自己。❤
玫瑰的人生经历,与许多普通人有着诸多相似。不同的是,她始终拿得起放得下。
就像剧中说的:“真正的人生从四十岁才开始。在那之前,你只是在做调研而已。”
我也曾被一些婆婆妈妈的琐事包围,甚至因此抑郁。
但后来开始学习易经,慢慢提升了认知,才明白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他人身上,反而会迷失自我,这不是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明白了这些,那些琐事对我情绪的影响也就大大减少了
就像在《玫瑰的故事》里,我非常喜欢的玫瑰,她的高知父母,第一个男朋友庄国栋,以及她最好的朋友苏更生和她的老板姜雪琼,还有她哥哥的第一个女朋友白晓荷。
他们也都是自我认知非常强的人,都是大局观,不会斤斤计较局限于眼前,不会因为过去的琐事过得拧巴的人,看他们活得多自在~
因此,像《玫瑰的故事》这样好的电视剧,提醒我们高认知的人生不会被琐碎的事情变成负能量满满的人,值得我们用心去观看和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