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摘录

学习摘录

作者: 悦静岁月丨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4-25 17:44 被阅读0次

摘录自

疾病及其症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病人的某些心理需要。这叫做“症状的心理意义”。

一般说来,一个人,一旦得病,他可以暂时不去工作,可以休病假,并得到他人特别的关心和照顾。

这是疾病角色所带来的好处(疾病的继发获益),反映了社会文化中与疾病相关的价值观念。

比如,高三学生,学习有压力,当他得了强迫症之后,他休学了,住院了,他暂时就不需要去面对那些学习的压力了。

心理症状本身就具有缓解痛苦或焦虑的作用,这叫做“精神症状的原发获益”。

比如,强迫洗手,可以缓解心理冲突,可以减轻自责自罪的超我焦虑等。

过去,人们一般把病看作是“个体”的事情。

比如,一个人得了高血压或心脏病,病是出现在个体身上的,所以,就会认为是这个人的个体有病。

现在看来,即便是高血压或心脏病,也经常是这个人经常与家人吵架生气或者长期工作压力太大的结果,其高血压或心脏病,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更是他与周围人互动的结果。

至于工作压力大,则更是反映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反映了环境对个体的要求,比如引入竞争机制后,每个员工都会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面前,谁不参与社会竞争,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而参与竞争的时候,每个人的压力都会陡然加大,长此以往,其中一部分人就会比较容易出现高血压或心脏病。

人类社会已经进化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

与动物比,人类文明进化的只是满足需要的手段,从本质上来说,“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生物法则在人类社会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人吃人的本质也没有改变,所改变的是人吃人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文明与合法化了。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二:

一是生活有幸福感,这是以个体内部体验为标准的;

二是适应环境,适者生存,这是以环境的要求为标准的,个体的行为如果达到了环境的要求,社会就接受他,他就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就会被社含环境淘汰。

具体在某些疾病中,每个病人的症状具有某些特殊的心理意义。

比如:强迫症的强迫检查,其实是病人没有安全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对上一次的检查行为信不过,所以就会重复检查,对自己和环境进行过度控制,寻求确定感,获得安全感,以增强信心,降低焦虑。

疑病症的病人,如果怀疑自己得了某种不治之症,比如狂犬病,其实他是对自己的生活缺乏信心,感到自己孤立无援,担心自己会在工作或学习中败下阵来,所以就“拿病说事”,以原谅自己的失败,得到别人的谅解,得到他人的关心、关注、照顾与陪伴。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性病”,反复做性病检查均为阴性,可病人仍然担心自己已经患上了“性病”,这些疑病观念,更反映了病人的自责内疚心理,想通过“我有病”来获得他人的同情、理解或原谅,最终在其内心以“病”(道德超我)来惩罚自己。或者,病人是在向丧失的客体认同。

恐怖症的病人,比如,尖锐恐怖症,表面上看,是怕自己被尖锐物品(如刀、针)等刺伤,而其内心可能是压抑了拿刀杀人的冲动和愤怒情绪。

幽闭恐惧的病人,往往是内心充满孤独感、具有分离焦虑的病人。

躁狂症的病人,往往是长期自卑的同时,具有大量的自恋幻想,幻想着自己能够出类拔萃、成绩卓著,结果,当幻想到某种强烈程度的时候,最终爆发出“躁狂状态”。

抑郁症的病人,往往是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他们比较自卑,同时又富有理想,富有幻想,幼年时往往具有丧失母爱或被忽视、被遗弃的早年心理创伤。

后来他们勤奋努力,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讨好他人,经常以“优秀”、“出色”、“懂事”、“可爱”等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久而久之,他自己就把自己定位于“高人一等的优秀才”,甚至是“天才”。

他们会更加勤奋地去学习和工作,当其能力还能兑现这些表扬和美丽幻想的时候,他们会沾沾自喜;当其能力一旦无法兑现这些荣誉和自恋幻想时,他们的人格泡沫就会破裂,最终以自我贬低、自暴自弃、自我攻击的抑郁收场。

一旦得了抑郁症之后,他们就可以不再去辛苦兑现那些自恋的幻想,不用再去讨好他人,不用再去承受压力了。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往往会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及被控制感和被洞悉感,这些症状的心理含义是:

我很想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关爱,但是,我被忽视、被拒绝,我很失望,我很无助、很无奈,我很气愤、很愤怒,我很恐惧,我幻灭,我消逝,我不存在了………

进食障碍的病人,比如厌食症女孩,表面上看是她很爱美,希望有一个迷人的身材,其实,其内心是很空虚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她盲目地追潮流,认同他人,其实是她的自我同一性还没有形成和变得稳定。

在其家庭中,往往会有一个缺乏共情能力而强权控制的母亲。

病人拿吃饭说事儿,拿厌食症说事儿,向母亲挑战,通过不吃饭来与母亲对抗,与母亲争夺权力,……试想,如果厌食症病人的母亲有一天突然去世了,或许女儿的病也就突然痊愈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母亲不死,女儿厌食不止)。

贪食症的病人,则已经摆脱了母亲的控制,同时她自己还难以独立地生活和适应环境,每当内心孤独或抑郁时,她就会退回到婴儿阶段,用贪食的方式来应对抑郁和孤独,这时,食物便是母爱的象征物。

贪食,不是身体缺少食物,而是心中缺乏母爱。

睡眠障碍的人,特别是功能性失眠症的病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大夫,只要你让我睡好了,我第二天就能好好工作了,我的身体也舒服了,我的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其实,病人是在拿失眠说事儿。

病人内心的真正问题是回避了生活工作中的真正困难,不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而宁愿长期大量地服用安眠药,逃避现实,麻醉自己的心灵(转移和否认的防御机制)。

性功能障碍的病人,抱怨自己的身体无法完成其期望的性活动。

男人经常会是“阳痿”或“早泄”。

其实,病人的内心是想通过性能力来获得自信心,其内心深处是很没有自信的,是自卑的,缺乏男子汉的自信心的,阉割焦虑的。

女病人的“性欲低下”、“性厌恶”、“性交疼痛”、“阴道痉挛”等,其实她内心压根儿就对与之做爱的男人没爱情,不来电,所以内心就没有性的欲望、身体也就没有性的反应,更无法体会到性爱的乐趣。

相关文章

  • 清明//诗句鉴赏

    摘录于学习强国。

  • 学习摘录

    不成熟的五个特征 01 特征一:就是立即要回报 02 特征二:就是不自律 03 特征三:经常被情绪所左右 一个人成...

  • 学习摘录

    1.浮躁的时候,不妨试试让自己平静下来,想想自己最初的目标是什么,再检查一下自己现在的状态。哪怕有一丁点的进步,也...

  • 学习摘录

    一次鸦片战争是促使清政府开始瓦解的催化剂。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清楚的看到了清政府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出卖...

  • 学习摘录

    1.小孩成人化,孩子适宜生活在童话里 社会是光明的,积极向上的。 2.功利化,炫富,梦想当网红,主播。在网络世界的...

  • 学习摘录

    保障沟通 内部开发项目所需人力资源大致分为两组:一是技术人员,另一组是配合技术人员的业务人员(他们是所建信息系统的...

  • 学习摘录

    在我们印象中,儿童总是无拘无束的,但这也是建立在父母的看顾下。他们在商场的游乐园中玩的不亦乐乎,但只要一回头没看到...

  • 学习摘录

    我们改变不了命运,但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处理命运的能力。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

  • 学习摘录

    小孩子对于环境的动作,常常有许多变化的。做父母的切不可一一去允许他。可以允许的,就允许他;如不可以的,那就应当毅然...

  • 学习摘录

    在我们不知道想要什么样生活的时候,在我们不知道如何让自己获得幸福的时候,做一些选择的时候也要慎重,不能因为要逃离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fq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