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自由,核心是因为我们在寻求他人的认可,那么如何摆脱这种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下,有一个核心概念,叫「课题分离」。它的意思是分清楚任务。
一件事情里面,要分清楚彼此的任务,有些事情是自己的,有些是别人的。
首先得判断这个事情是谁的,书里边有一个判断方式,就是这个结果是由谁来承担,那就是谁的课题。
比如说毕业找工作,做什么职业、选什么行业、去什么样的公司。或许父母或者亲戚都会给你很多的建议,但是这只是他们站在他们的经验角度给你的参考,至于最终去哪里做什么,这些就得由自己判断,因为这是你的课题。
因为最终这份工作合适不合适、开心不开心、满意不满意、会不会后悔,这些结果主要还是你自己来承担。别人能提建议,但他不能分担你在这份工作里的成就或后悔,这些与他无关。
所以课题分离,是要清楚,事情中有部分任务是自己的,有些是别人的,我们要分清楚界限。去做好彼此分内的事情。
是自己的课题,那就要采取行动,不是自己的课题,那就把它放下。
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混淆课题,导致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束缚,导致我们感受到不自由。这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混淆是原本是自己的课题,但是把它当成了别人的课题,于是就会去看别人的眼色做事,别人的态度做决定。
第二种混淆是原本不是自己的课题,但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课题,本来不该自己管,但是忍不住伸长手去干涉。本来提个建议就已经足够了,剩下采纳不采纳,是别人的课题。但有时候会因为别人不听你的建议,你会很生气,甚至是换着花样去试图干涉别人的决定。
当然,这里需要排除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我们去干涉到别人的课题,去替别人承担责任。
比如说特别小的小孩子,他的安全,大人是可以去剥夺小孩的自主权的,大人不会允许小孩做一些危险事,剥夺了一部分自主权,限制小孩的自由,这些情况下是可以干涉的。
还比如说授权,自主让权等等。
清楚课题分离,并不是要和别人孤立、对别人冷漠、去招人讨厌,而是继续去做我们认为正确的、有价值的事情。
只不过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更加自由,不容易被外在的差评、误解所干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