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虞美人•听雨》赏读

《虞美人•听雨》赏读

作者: 易者恒新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08:52 被阅读43次

        年轻时读过南宋词人蒋捷所作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觉得这首词很凄怆,很深沉,意境却很独到,因而就记在脑海中。8月24日晚,与几位朋友在江滨浮船大排挡上吃饭,突然风狂雨骤,一行人被困在浮船上,头顶啪啪的雨声,让我想起蒋捷的这首词,理解了这首词。

          蒋捷应是在年已老迈、独居僧庐的一个雨天写下《听雨》的,词中的三幅画面,以雨为背景,描绘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第一幅“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突出的是“少、上、昏”。年少风流,雄心壮志,舍我其谁,似乎这个世界我才是唯一正确的,高高在上的自我感觉良好。因而不懂年珍惜年华,在悠闲得意、红烛罗帐中,“昏”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第二幅“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突出的是“壮、中、客”。壮年时,有了生活和家庭的负担,就象一只牛犊被放上了牛肩架,已经被套在家庭、事业中,被各种力量所左右,不得不在生活的驱使下奔走操劳,客居四方,哪怕是在江阔云低的小船中,哪怕是在断雁西风的晚秋里。

          第三幅“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突出的是“老、下、任”。从对第一幅和第二幅场境的回忆中拉回到现实,“而今”的蒋捷老了,他感到极度的疲惫,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放下了,他发现,悲欢离合总无情,几多的风流往事,几多的殚精竭虑,留给自己的,只是两鬓斑白。自己奋斗过、努力过,却不能改变什么,就象自己无法改变这漫天的雨,只能任由它点滴落阶前,流泪到天明,这是佛家“不执着”的方法,也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听雨》的写作方法,简单得让你看不到一丝的雕琢,在雨天这普普通通的自然景象中,作者分别融进了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心态,构成截然不同的画面,就象一部电影,作者只截取了三个画面,却能够反映出电影的全部内容和思想,也许正是这三张简单的截图,印在无数的读者脑中,才让这首词流传千古。

         读着这首《听雨》,总有一种心酸的感觉,蒋捷生活于宋未元初,经历了战火烽烟,流离颠沛,江山易主,他把少年的欢乐、壮年的艰辛、老年的无奈凝聚在这首《听雨》,是在总结自己,感悟生活,又似乎想要告诉读者许多许多人生的东西,却欲说还休,只让读者听听阶前的点滴雨声。(2011.8.27)

相关文章

  • 《虞美人•听雨》赏读

    年轻时读过南宋词人蒋捷所作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

  • 虞美人.听雨

    今读宋.蒋捷《虞美人.听雨》一词,也仿照填词一首: 少年听雨无心赏,心中怀理想。壮年听雨办公楼,工作繁忙、风雨...

  • 岁月无情 雨声依旧

    岁月无情 雨声依旧 ―――读南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很多年了我依然偏爱南宋蒋捷《虞美人·听雨》,这首词透着哲思与...

  • 听雨

    早上被雨声惊醒,忆起宋代蒋捷的词。摘录于此,与大家共赏。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 读《虞美人•听雨》

    虞美人•听雨宋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 听,雨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

  • 一生 三场雨

    今晚读了蒋捷《虞美人·听雨》,一见倾心。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

  • “樱桃进士”蒋捷(3)

    今天介绍蒋捷的名作《虞美人·听雨》。 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今天的词】少年听雨歌楼上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

  • 虞美人•七夕戏作(词)

    虞美人 • 七夕戏作 上帝之火 序:读蒋捷《虞美人 • 听雨》,恰逢七夕,乃戏作一词。 少年七巧葡萄架,凝睇听仙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虞美人•听雨》赏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is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