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至高三,自己一直都是很用力的人,对于自己很想拥有的东西,是一副竭尽全力的样子。诚然,到最后确实是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还是有事倍功半的可惜。
那个时候,班主任、老师们经常和自己说别那么用力,要保持松弛感,但自己就是觉得不用力就是不努力,非常不能理解张弛有度是什么状态。直到上了大学。
上了大学后,自己慢慢地从高考那种高压状态下脱离出来,可还是经常紧绷焦虑,显得非常局促不安。
可能是大学氛围的影响吧,慢慢发现有些事情真的没有那么重要,要学着分清主次有选择的努力和有选择地得过且过。刚开始,还觉得这样的方式有违自己一直以来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竭尽全力的原则,但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方式是很有智慧很有效率的努力法。我们不需要凡事拼尽全力,只需要在必须努力的方面竭尽全力,能“摆烂”的地方允许“摆烂”。因为能量是有限的,懂得聚焦才有一击而中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