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吴子》论将篇谈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以《吴子》论将篇谈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作者: 愈见希冀 | 来源:发表于2019-12-30 22:00 被阅读0次

          孙子兵法云“夫将者,国之辅也”。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为什么比普通的员工身上背负着更加重要的担子,因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方向,一个企业的未来,而一个企业的未来就决定着很多人的未来。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没有责任感,没有使命感是没有办法带领一个企业走向远方。

          《吴子兵法》相传是战国初期吴起所著,在历史上曾经与孙子齐名,受历代兵家所重视。孙子兵法中对于将的要求是五个字:智、信、仁、勇、严,那在《吴子》中对将的要求又是那些呢?吴起首先谈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官员分为文官与武官两类,所谓总文武者,需要包容,不要有所偏废,不能只是重视某一个类别,需要协调好,懂得权变,根据不同的场景去运用不同的人才,核心是用人。所谓刚柔者,兵之事也,这件事情便是赏罚之事,赏罚之事的核心在于“赏劝罚止”,我们需要提倡什么,我们就需要奖励什么,我们需要禁止什么,我们就是需要罚什么。我想罚即一个底线,就是一触就会发生严重后果的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在制定“罚”的这种制度的时候有故意夸大事物的嫌疑,往往对一些事情定位于一些极小概率事件甚至是偶然事件上,我们采取了罚的形式。在奖励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奖励需要劝什么,很多的操作过程往往只注重对结果的奖励,没注重过程的考察,没有过程的考察很难了解一个人,这种操作在短期具有强行针的作用,但是一个企业只是靠这种方式进行奖励,最终会将整个企业引向极其功利主义的圈子。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奖励机制需要长效短效并用。长期来讲,必定要奖励脚踏实地,稳步前行,培植企业文化。但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时候需要弯道超车投机取巧,所以在一定的时期我们应该是特定的方式激励去激励弯道超车行为。

        凡人论将,恒观乎勇,勇之与将,乃数分之一也。夫勇者轻命而不知利,未可也。一个管理者需要勇气,但是勇气只是众多才能中的一个,勇而不知利便是莽夫一个,那是不行的。所以孙子在论将的时候将“勇”列第四个总要的素养,而排列在第一的便是“智”,到底什么是智,我想用孔子论语中一句话可以概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非天生而知之,若人自以为无所不不知,本就是最大的无知,若是人能看到自己知与不知,这样就会学习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这样通过学习不知变成知,则智慧。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说:夫才需学也,非学无一广才。

          夫将之所慎者五:理、备、果、戒、约。理者,治众如治寡,我想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待人的时候保持同一标准,在制度上保持严肃,在与人相处上保持尊重与热情。而备、果、戒,所要传递的就是一个不胜不罢休。古代的战争是相当残酷的,不是你死便是我活。吴子说,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迎敌不怀生,戒者,虽克如始战,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时时刻刻有危机意识,有强烈的使命感。而最应该注意的是最后“约者,法令省而不烦。”庄子在《人间世》中有一段“夫道不欲望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也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一则简约的法令才容易被执行,有令则行才会有信;二则简的背后却不是简,简单的背后要求管理者在众多的信息背后择选最有价值得的信息,提取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去完成,一个“简”字的背后有多少积累,多少次第,多少抉择。现在很多单位一开始就设定制度一大堆,估计管理者自己都没有完全看过一遍,繁杂的制度使得在执行起来难度极大。这种执行不下去导致了制度本身失去其严肃性,其他执行者失去信誉,这样企业往往永远只会在原点打转。制度根据企业本身的情况不断积累的结果,一开始就用近乎完人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员工,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我认为一个企业最关键的起点一定是诚信,没有诚信做保障,一个自己人都骗自己人,自欺欺人的地方是绝对不会有发展壮大的可能的。总而言之,一个管理者保持热情,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同时专业的知识及强烈的职业敏感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吴子》论将篇谈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lv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