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P2P网贷行业已然步入洗牌深水期,良性退出正日渐成为问题平台离场的主流选择。然而这并非意味着P2P投资就能稳打稳赚,保不齐哪里就埋伏着定时炸弹。为此,不少投资者开始提高自身甄别安全平台本领,从而对非第三方托管或者银行存管的平台敬而远之。
最近,笔者却发现,有不少P2P投资者在纠结第三方托管平台还是银行资金存管平台比较好。照笔者来看,其实没有这个必要。
两者都能确保P2P平台的信息中介身份
事实上,无论是第三方托管还是银行存管,无非是能应监管所要求,确保P2P只作为信息服务的中介身份,而不触及任何增信行为。在这一点上,两种模式的作用其实大同小异。它们都很好地发挥隔离这一最大自身价值,从而让平台只管项目信息对接,而将资金结算交付交给独立的第三方。
这就很好地保证了在P2P投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资金不被平台染指,而只在投资者和借款人两者之间进行结算、交割。这当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平台擅自挪用投资者资金,甚至卷款跑路。当然两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差异。银行存管的安全性会更高、信用背书效应也更强,而在用户体验上,第三方托管模式却占上风。事实上,目前行业绝大多数合规平台都采用第三方资金托管模式,而这些平台为了长远发展,都在不断努力向银行存管挺进。
投资者纠结的更多是基于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
目前而言,P2P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首先是基于投资者自身风险教育的不足,其次是由全国互金整治行动引领的行业监管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再者,就是市场本身的不确定性。
虽说P2P行业在国内发展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但是P2P行业目前却出现了行业发展有余,但投资者风险教育赶不上的现象。当然,这与我国财商教育先天不足有很大关系。笔者此前在参与某聚焦校园贷的电视节目中也指出过,我国高学历人群对于理财、对于征信的认识都是十分不足的,有的大学生竟然在毕业后连助学贷款都采取不予偿还的做法。
在监管层面上,可以说行业生态已被重塑,在国家多次强调要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后,P2P行业迎来了诸多监管重拳,尤其以全国互金协会成立、引领行业自律树立行业规范,全国互金整治行动全面推开为代表。长期而言这对行业健康发展好事,不过短期带来的阵痛也让人苦不堪言。投资者不但要面临行业整顿清理所释放的风险,也要承受行业“去担保化”等变革的不确定性。
市场的不确定性,当然就回归到投资项目的风险本身了。此前,银行系统就接连爆出大量不良资产,这背后也折射出银行不良资产率走高,银行业已进入负增长时代,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如今,就连过去似乎象征着万无一失的银行对于不良资产也没辙了。可见,对于专注于小额、分散,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P2P而言,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所以,早些时候,也就出现了一些P2P平台去搞配资、做首付贷等等,一方面是利益所趋,另一方面也是被资产荒所逼,好资产缺货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因素的叠加影响,让一些不成熟或者玻璃心的投资者产生了焦虑与不安,当下被视为“安全”象征的银行存管,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一些投资者获取安全感的港湾。
很可惜,笔者要戳破这个美丽的幻象。实际上,无论是第三方托管还是银行存管,对于投资者资金而言只确保交易安全,而不会兼顾投资风险(项目风险)。而想要减少投资风险,或许我们还应该参考更多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只抱着银行存管而不顾其他。至于除了存管还要参考哪些因素,笔者将在下一篇文章当中细述。
O鰜D�r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