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人的日本史》读书笔记

《大人的日本史》读书笔记

作者: 米谷粒 | 来源:发表于2019-10-07 19:36 被阅读0次

作者:涂丰恩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年出版

读书时间:2019年9月

  《大人的日本史》的名字的由来,一是因为有趣,当前日本到处都是以“大人”为名的出版物和活动;另一的意义是:大千世界并非黑白分明,认识真实世界,更为成熟的思考或许要摆脱简化的观点,这也是本书要强调的,历史有其偶然性和复杂性,社会也是一件事情的好与坏,正面与负面,往往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古罗马时代的哲学家西塞罗也有一句关于历史的名言“如果你对出生以前这世上发生过的事情一无所知,你一辈子都将活的像个儿童”。本书在网上有延伸,可以在:“故事:写给所有人的历史”中寻找“大人的世界史”专栏,也可以直接到https://gushi.tw/reading-japanese-history,继续这段未完的旅程。

   这是一本写给旅人的读物,也是日本历史的入门级读物,每个时期都找了一个关键词,它用三十个关键词串联而成,勾勒出日本发展的过程。

   锁国:一场历史的误会——介绍了日本和世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洋:面向世界的窗口——日本四周都是海洋,海上贸易是打开日本大门的途径和日本扩张的手段。主要介绍了和朝鲜的摩擦。

   三都:江户、大阪和京都——日本三个古老的城市,它代表着日本的历史。江户就是今天的东京,是德川幕府所在地,1868年日本推行明治维新,天皇从京都迁居此处,并改江户为京东。大阪是丰臣秀吉的根据地,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富丽雄伟的大阪城,随着丰臣秀吉派势力的消失,大阪城付之一炬,但是由于它交通便利,而成为物流中心。京都在明治维新前一直是天皇的居住地,是政治中心。这三座城市有着不同的气质,日本德川时代有位交广濑旭庄的学者说:“京都人细腻,大阪人贪婪,江户人浮夸”,又说:“京都之人多矜气,重土地;大阪之人多杀气,重财富;江户之人多客气,重官职”。

  浮世:欲望的光与影——以文学和绘画为载体,介绍了江户日本人的生活,浮世绘是日本独特的一种版刻绘画。介绍了日本江户时代的畅销作家井原西鹤的代表作《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等作品和一些代表日本人当时生活的浮世绘作品。

   天灾:与自然搏斗的人们——1703年的大地震以及49天之后的富士山火山喷发、1642年的水灾、虫灾和异常天气、1732年的大饥荒等都是发生在德川幕府的执政初期。1782年、1833年的大饥荒,让没有战争的德川幕府时期的日子过的也不太平。

   黑船:不请自来的访客——1852年,美国海军提督佩里率领四艘战舰,两千多船员,打开了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大门。

   开国:翻天覆地的世界——美国和日本签订了《日美和亲条约》,次年江户发生大地震,德川幕府的垂垂老矣,1867年德川庆喜主动将政权交换给天皇,这样15岁的明治天皇,登上了执政的位子。

   岩仓使节团:向西方学习——1871年12月23日,岩仓使节团共计107名成员向旧金山出发,开始了为期两年多的学习之旅。他们接连造访了美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普鲁士(德国)、俄国、丹麦、瑞典、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等。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亲自接见了他们,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明开化:打造新国家——明治维新的开始

   自由民权:理想政治的追寻——维新三杰: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

   福泽谕吉:攀登文明的阶梯——不仅兴办学堂(庆应学堂)还成立了明六社,出版了《劝学篇》和《文明论概论》。

   天皇:日本的现代神话——日本天皇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处处在宣扬他们是神的后代,直到二战结束才承认自己是人。

北海道:辽阔大地的哀愁——德川幕府时期只是占有其南部的一小部分,明治后开始开拓北海道,北海道人民一直低人一等。明治政府聘期4名美国专家来开发北海道。建立了札幌城市和札幌农业大学,后来的北海道大学。

琉球:消失的王国——曾是独立的王国,在夹缝中求生存,最终被日本占领,改为冲绳县。

铁路:血与汗的建设之路——1872年10月14日,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它代表了科技文明,象征着时代的进步。

朝鲜:来自殖民地的呐喊——朝鲜一直是日本的殖民扩张的首选,从古到今一直是这样,朝鲜人民抗争的日子从没有停歇。

新女性:自由恋爱的年代——以伊藤野枝和大山荣时为载体,介绍了1910年代的新女性,自由恋爱的故事。

民本主义:国家为谁存在——进入二十世纪后开启了一个抗议的年代,先是一次又一次的走上街头,表达对政府的不满;进而进行了政府应该为谁而存在的问题;吉野造作是该阶段最耀眼的人物,他人物政府应该以人民的福利为依归。随后又有人提出天皇不应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只是政府的一部分。同时也开始讨论亚洲主义。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持续了十多年,就陆续遭到了政府的镇压。

关东大地震:灾难与复兴——1923年9月1日上午11时的关东大地震几乎将东京夷为平地,导致的灾难是前所未有的。数十万户房屋全毁,超过9万人死亡。人们的不安和恐惧转化为一种排外的情绪,指向了来自殖民地的朝鲜,有数百朝鲜人被杀。地震后后藤新平被新人首相召唤负责设计恢复一个全新的东京。

摩登东京:浴火重生的首都——经历七年的努力,庞大的重建计划终于完成,东京市政府举行了盛大的“帝都复兴完成”庆祝活动。东京已经恢复了元气,消费文化也随之东京的恢复又重新流行起来,摩登少女是这股新风气的产物。

“满洲”:暴走的“帝国”——指日本在满洲建立的满洲国

战争:染血的樱花——指二战中的日本。

麦克阿瑟:重建日本的巨人——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麦克阿瑟将军带领美军进驻日本,作为“驻日盟军总司令”的他负责日本战后的重建,他的权利比日本首相更大,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左右着日本的命运,在日本人眼中,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不断有日本从全国各地给他写信。他的任务就是解除这个国家的武装,同时推行政治民主化,给予女性参政权,鼓励劳工组织,并施行自由主义的教育。第一步就是重新制定一部宪法。1951年麦克阿瑟离开的时候,超过二十万人上街欢送,日本政府赠送他荣誉市民的头衔,日本国会也通过了感谢麦克阿瑟的决议案。

被占领:晴空下的黑暗记忆——指麦克阿瑟统治时期的不良的一面,为美军提供的慰安妇,监控日本言论,签订了《旧金山条约》,尤其是冲绳岛的人民一直被排斥为二等公民。

丸山真男:进步的文化人——进步的文化人主张人民比国家重要,主张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自由思想的空间而不是洗脑式的输灌爱国主义。他认为二战之前的日本是超国家主要,就是国家超越个人,一切交给政府规划,由政府所控制。

安保抗争:青春残酷物语——是指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简称安保协议)中牺牲了一个年仅二十二岁的东京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经济高速增长:告别战后——1960年前后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电视:一亿个白痴的社会——1960年前后电视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品,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很多的重大事件都是通过电视直播来传播的。人们成为社会的一个齿轮,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毫无激情可言,只有小小屏幕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娱乐世界,麻痹着人们的愤怒。

列岛大改进:平民首都的梦与挫折——指田中角荣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期间,出版了一本《日本列岛改造论》,在书中描绘出他的施政愿景。田中出身贫寒,没有显赫的学历和政治世家,他当上首相后,他的政治愿景没有实现,政局开始动荡。

平成:走过失落的十年——明仁天皇即位后,日本进入平成时代,日本经济进入泡沫破灭期,度过了失落的十年。

《大人的日本史》是一本日本史的入门读物,内容简洁,依托具体的事务进行介绍,语言风趣,让人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读物。不添加自己的观点,指示介绍事实,这点我比较喜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人的日本史》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nm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