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经济日报》整版刊发题为《老年人再就业释放人口红利》一文经各大媒体网络转载后,在网上引发强烈反响。
文章旨在响应国家文件号召《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
同时邀请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陆杰华,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尹德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等专家学者分别针对如何理解我国老年人就业的社会背景和意义?目前老年人就业呈现出哪些特征;怎样加强老年教育与就业岗位的衔接;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应如何保障老年人就业和创业权益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文章通过长篇大论以及专家阐述,中心思想就是要重视老年人就业,提高其自身供养能力,缓解家庭的养老压力,同时也将不同程度减轻社会负担和国家财政压力,最终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文章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在目前截止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19.8%的大背景下,通过以上专家建议和措施,能够起到重视老年人就业有利于延长人口红利期和挖掘二次人口红利,进而削减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风险和冲击,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原动力的巨大作用,当然无可非议。
我也不想断章取义,将媒体和专家的缺乏调查的建议与意见作为靶子,以供网友抨击,可是,文章在网上转发后,“如何看待老年人再就业”却引发了年轻人尤其是中年人的焦虑乃至大批判。
不论是“活到老干到老,人生就是工作”,还是“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对立形成的矛盾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现在又提倡让老年人再就业,一方面企业各种理由拒收35岁+的“老人”,却又让60岁+的“年轻人”竞争前者的岗位。
难怪很多网友开始猜测:
“该不会是社保又提高年龄了吧?”
“养老金是不是快取消了?”
“20岁上班到等着退休,结果老了还得打工”。
“农村老人何时退休?”
也不怪网友的疑虑,政策年年有,规定年年变,上班交社保的人心惶惶,担心到退休后领不了养老金,新入职的又不愿意缴纳五险一金,怕等不到退休按月领取。
当35岁+中年人面临失业,再就业困难重重,却又要60岁+的老人再就业,社会究竟是偏爱年轻人还是更厚待老年人呢?
“凌晨3点,我把70岁的父亲赶出了家。”
在这条高赞的评论下面又出来一条回复:“还有90岁的爷爷呢,就这么待在家里不上班了吗?”
调侃之余,更多的则是对于当下中年人工作难找处处碰壁、就业压力大待遇偏低、工厂无法保障工人干到退休、社保资金吃紧以及延迟退休带来的恐慌与无助。
当35岁找工作已经成为看似隐形却赤裸裸的一条高压线之后,究竟是谁在制造焦虑?
“35岁危机”真正的问题是在于被媒体、社会的过度聚焦、放大之后,很容易导致一种“光晕效应”——把年龄作为一个重点要素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人们更重要的品质,加速了内卷,甚至促进了年龄歧视。
网友批判《经济日报》文章的初衷和落脚点并不是不希望老年人再就业,而是批判对于年龄的歧视,以及由此带来的针对中年人的各种嫌弃和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
有媒体统计,更大龄的失业者,困难更大于“35岁+”“40岁+”的失业者,父母高龄,往往是两个独生子女要抚养四个老人,压力巨大。缺乏自上而下的关注,没有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
越来越多的专家身处高位,对过往的艰辛选择性遗忘之后,又不愿意共情和换位思考,于是,专家就逐渐被“污名化”,这也是不得不正视的原因。
无论哪个年龄段,每当再就业被提及,都会提到老舍的经典小说中的经典人物——
“祥子至死都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
我们不反对老年人再就业,可是当鼓励大家都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时候,能不能也考虑考虑努力之后的回报和保障。
句句提努力,句句不提回报。
这才是最可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