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见到苏栋的时候,他正在给小姜做饭,炒了两个菜和小姜坐在方桌边吃。看到我们进来,他问林总,“要不要一起来吃?”林总说不用了。并顺便介绍我说,“这是我同事,以后跟咱们一起住。”
我就这样认识了苏栋小姜两口子。
那时候我和林总不做饭,下了班就在小区门口吃快餐。小区东门外有一家潘师傅中式快餐,红烧肉做的挺好吃的。我们每天晚上基本上都是去他们家吃。我刚搬进去,和苏栋他们也不熟,平时也不怎么说话。再加上苏栋经常上夜班,晚上有的时候只有小姜自己一个人,她还有点害怕,寻思着是不是要搬家。
真正熟悉是搬进来差不多一个月之后的一个周末,林总回家了,只剩下我和苏栋小姜三个人。苏栋炒了几个菜,热情的邀请我一起吃。盛情难却,我就厚着脸皮坐在茶几上,和苏栋他们一起边吃边聊。刚好苏栋这还有点酒,我们又喝了点酒。这下,吃也吃嗨了,聊也聊嗨了,我充分发挥了自己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长处,舌灿莲花,把苏栋侃的不分东南西北。各种心灵鸡汤,人生哲学,给苏栋好一顿指点,把他听的感觉遇上了人生导师。
苏栋在一家日企上班,是一线工人,生产发动机部件的,工作上一个周白班,再上一个周夜班,工作很累。除了工作,他对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这些不是很了解。我于是给他各种普及。终于他自己认识到,不能总做一线工人,应该开拓一下眼界,多了解一些其他的知识和技术。他给我描述了在他们单位已经工作近二十年的一线工人的精神面貌,40岁长得像60岁,十分苍老,面无表情,看上去精神麻木,没有什么理想和追求,每天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如何再多加几个小时的班。他说,想想十年后自己也是这个样子,实在是,吓人。
那个时候,“互联网+”的概念炒的特别火,苏栋问我,“互联网+宠物”怎么样?我们坐在一块分析了很久。我对这块领域持保守态度,他则十分看好。他开始关注这一块,直播,新闻,等各种渠道方式。但是只是关注,并没有实际进展。我还以为他打消了念头,没想到,过了一年之后,苏栋拿出大笔投资,杀入“互联网+宠物”领域。我为他的果断十分震惊。为啥,因为他是一个做事情比较拖拉的人。
其实不能说拖拉,只能说,做事情瞻前顾后。
比如说,他从开始考虑宠物这个行业开始,到最后下手,之间思量了差不多一年多。我曾经劝他从家乡往烟台卖纯正内蒙羊肉,也曾经劝他往内蒙卖烟台的红酒苹果海鲜什么的,他都没看好。最后他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做宠物粮。
苏栋的瞻前顾后,还体现在装修上。他买房子之后,装修贼纠结。到底是买木地板呢,还是买瓷砖呢?一开始他定的是瓷砖,后来别人说,新中式装修,还是木地板比较符合这种风格。他说那要不就买木地板吧,小姜则坚持买瓷砖。他就说木地板好,说了一万种理由。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告诉他,木地板不好,给他说了好多木地板不好的理由,他又动摇了,决定还是买瓷砖。
他就是这样,当征求别人意见让别人做主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的意见比较好。而当别人让他自己做主决定的时候,他自己又犹豫会不会别人不同意不喜欢。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选择困难症了。
苏栋做菜的手艺还是可以的,当然,这是说的结婚前。婚前他经常做菜,手艺没有落下。做的最拿手的,大概就炒土豆片了。当然他也喜欢吃土豆片。我问他为啥这么爱吃土豆?他说我们老家那边,蔬菜基本上只有土豆。这就尴尬了。不过他土豆片做的确实好吃,当然只限于片。炖土豆块他就不如我了,他把握不好炖土豆的时间和火候。我炖土豆,能把土豆炖得沙沙得,口感非常好,里外都很沙。苏栋不行,总是外面成泥了,里面还没有透。婚后的苏栋,变懒散了,很少做菜了,手艺也就落下了。偶尔哪次下厨给小姜做饭吃,小姜老是嫌弃他做的太难吃了,搞得苏栋很没面子,哈哈。
最近,苏栋在准备装修之后,新房的花花草草。他从市场上买了好多花儿回去,有绿萝,君子兰等等各种花。花买回来就暂时放在自己的卧室中,准备搬家的时候放到新房里面。苏栋不但迷恋花,可以说花鸟虫鱼他都迷恋。去市场买了个鱼缸,自己跑到荷花池那里,花了好几天晚上,抓了好多小龙虾和小鱼,放在鱼缸里面养着。卖宠物粮,自己还弄了条狗。所以他现在的生活也很丰富,每天浇花喂鱼遛狗。用小姜的话说,他这是提前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