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讲古交故事 扬晋韵唐风

讲古交故事 扬晋韵唐风

作者: 逸兰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08:52 被阅读0次

    五龙行云勤布雨    圣母恩泽尽四方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带领大家游览古交的名胜古迹。君临古交,胜似故交。今天我们要去的景点是河口镇大山村的五龙圣母庙。

    河口镇大山村至今延续着传统的耕作技术,土地平旷,梯田层叠,屋舍俨然,鸡犬相闻,乡土气息非常浓厚,置身其中身心倍感亲切。五龙圣母庙便坐落在大山村的东北边,位于村中至高处,虔诚护佑着一方百姓。

    河口镇大山村

    古人云,龙母乃神灵也,行云播雨泽被四方。该庙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嘉庆十七年曾作修整,同治十年、光绪十三年两度修善。

    后因时隔久远,风雨侵蚀,加之战火侵扰,庙院正殿仅存地基,东西房摇摇欲坠南台墙倾、顶漏、钟鼓二楼也只留门洞而已,圣母庙几乎只剩废墟。

    21世纪初在文物部门的主持下,由杨勇顺及其村民筹资一百四十八万元,于公元2010年农历七月初九开工,公元2011年七月初八竣工,历时一年,圣母娘娘庙焕然一新,呈现于世人面前。

    五龙圣母庙正殿

    复建后的五龙圣母庙东西22.8米,南北24.7米,占地面积563.16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中轴线上有戏台,两侧钟鼓二楼和配殿。正殿为单檐歇山顶构建,(歇山顶又称九脊顶,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正脊之上二龙盘旋,中间塔剎雕铸,两端“螭吻”相对,垂脊之上“龙头”雕刻,戗脊之上皆有“小兽”蹲着,两边翘角刻有避邪祈福之“灵兽”。有这些小兽装点屋脊,本来笨拙的建筑物显得生动活泼。

    正殿山墙外面也采用了悬山顶构造,造型与正面相似,悬山顶在造型上既美观大方,且遮风挡雨之功能更胜硬山顶式构造。

    山墙在歇山顶悬山顶构建

    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明间立柱四根,廊柱之上游龙或盘旋而上,或蜿蜒而下,俨然真龙游跃腾腾。斗拱三踩单昂,平身科每间攒,没有了繁琐的装饰,更显古朴典雅。民间设四扇式六抹菱花隔门,次间为隔扇。两山墙有工笔重彩戏剧故事壁画14平方米,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更是古人智慧之结晶。

    殿内圣母娘娘身披霞帔,两侧五龙气宇轩昂,祈雨师静坐角落待命。每位神像手捧指令牌,各司其职。经常行云化雨,布德民间,造福一方百姓。五龙圣母庙人物壁画肖像逼真细腻,生动展现了古交悠久历史文化,在审美情趣上是古交地方绘画之精品。

    院内设有东西偏殿,东偏殿供有释迦摩尼佛像一尊,西偏殿接待过往香客、存放杂物。

    五龙圣母庙碑刻:这通碑刻字迹清晰崭新,刻有五龙圣母庙复建庙时间及保护范围等。

    五龙圣母庙复建时间碑刻记载

    这通刻有嘉庆年间字样的石碑。字迹虽然模糊,但是还是有证可考的。

    嘉庆年间碑刻

    刻有大清光绪十三年吉日碑刻。

    大清同治十年十月吉日碑刻一通。

    大清同治拾年十一月字样碑刻一通。

    介绍五龙圣母庙由来和始建碑刻一通。

    其余碑刻皆为功德碑,详细刻有捐赠金额和尊名姓氏。最前面碑刻有建庙时间。文物是历史的之见证,文明之象征,它可以生动再现一方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站在院内中轴线上,我们来看五龙圣母庙戏台与钟鼓二楼建筑风格。

    五龙圣母庙的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卷棚硬山顶,六檩卷棚式构架,立柱两根上施梁仿,还有装饰在天花板,建筑物墙壁的壁画,不论是在刻画人物之喜怒哀乐,还是衣纹流畅上,皆逼真的把不同人物内心世界之表情绘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不愧为凝固的音乐不朽的艺术。

    戏台石栏柱上小猴柔柔偎在母猴怀里,好似母仪天下,这边一只猴子背着另一只猴子也有一个美好的寓意,辈辈封侯。让人感觉处处积淀着文化艺术之魅力。

    五龙圣母庙戏台及钟鼓楼

    两侧钟鼓二楼,钟鼓二楼构造形式基本相似,都是单檐歇山顶构造,四根廊柱直接与月梁对接,明间平身科,斗拱三踩施昂,楼内梁枋檐檩、天花板之上均雕刻着艳丽的祥云花卉。不朽的艺术造就不朽的形象,深感古文化之厚重。

    来到院子中轴线,有三足圆鼎香炉一尊,鼎乃国家之重器。夏、商、周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被视为国家权利的象征。后来逐渐为寺庙祭祀之礼器,古人讲究天圆地方,所以供奉祖先应以方为主,供奉天界应以圆为主。

    五龙圣母庙圆鼎香炉

    五龙圣母庙产生于民间,造福于民间,赶庙会是人们吃饱穿暖之后的一种精神追求。

    一年一度的七月初九是大山村最隆重的节日,这个时节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正待收割。望着这丰收的景象,人们心里无限感激圣母娘娘和五位龙子,为表示感激之情,自发组织酬神唱戏三天,每年七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十里八村的乡民都来大山村看红火庆丰收,感恩娘娘保佑风调雨顺,心想事成。一直没有生育的妇女,趁此机会跪地虔诚祈祷,娘娘必会有求必应,据村民们说,十分灵验,头年如愿以偿的乡民,到了第二年欢欢喜喜来还愿,有端着鸡来的,有卖着锦缎为娘娘披红挂彩的,有拿着精美贡品而来的,五花八门,一时间礼炮齐鸣,香烛袅袅,乡民们相聚在庙里看戏、听八音会、相互交流情感,热闹的场面让忙碌的乡民精神放松,注入了一份鲜活的情趣。赶庙会成了一个地方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社会民意的集中体现,做好民俗文化的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最后把村民口口相传,关于圣母娘娘一段美好传说分享给大家:

    相传古时有个叫燕山后的小村庄,哪里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美,村里有户李姓人家日子过的很幸福。一年春天,李家姑嫂到河边洗衣,路上小姑翠兰见蝴蝶比翼双飞,燕子相伴呢喃,顿感春心萌动,想自己18芳龄,待字闺中尚未出嫁。

    来到河边,翠兰心不在焉,一件衣服顺水飘走了都没有发觉。嫂子见她魂不守舍的样子便用水撩了一下,翠兰方才清醒过来,但见衣服已经飘远,追出去很远扔没有抓住衣服影子,当下心想如果有人拦截就好了,哪知念头刚动,下游突然笛声悠扬悦耳动听,寻声望去,只见对岸一片粉雾似的桃花中,漂出一名白衣男子,眨眼来到翠兰面前,男子从腋下扯出衣服,上前彬彬有礼地说:“姑娘是你的衣服吗?”翠兰羞答答地点头,并且不由得打量男子几眼,那男子脸似桃花白里透红,举止飘逸洒脱,真是美男子啊!翠兰鼓起勇气问:“公子尊姓大名,身居何处?”男子皱皱眉说:“我叫白水生,家住风门沟。”当她还想再问时却发现男子不见了,之后翠兰魂牵梦萦,常以种种理由去河边与男子相会,一来二去两人相爱了。

    转眼3年过去了,每到天旱时翠兰就犯愁。水生便说:“娘子不必愁,云来雨到。”当雨水涝时,水生只要一句话云彩就马上散开,翠兰见水生说话准得很,虽然觉得奇怪,但从不问缘由,只是更加痴痴地恋着他。

    有一天,当翠兰来到河边时,水生对翠兰说:“我们的事被父王知道了。”翠兰有点不明白地问:“父王,什么父王?”水生说:“实话告诉你吧,我是风门沟龙潭龙王的儿子,因多次私改龙王指令,无旨降雨,违旨驱雹,私配凡女,父王震怒,已降旨明日就要把我贬入寒宫受苦,今日一别恐无相见之日。”

    翠兰放声大哭,紧紧地搂住水生要生死在一起。水生说:“神凡有别,父王怎肯容你,况且你已有身孕要保重,把孩子生下来。”

    翠兰有孕的事让其父知道后,不仅用鞭子抽她,还要活埋她。好心的嫂嫂趁公公不注意,便把翠兰送到风门沟的一座破庙里,并经常送衣送饭。

    翠兰进庙不久便生了,而且一胎生了五子。一晃过去了十五年,五个龙子长大成人,他们都拜菩提真人为师,个个练得一身好武艺。

    一年春天,五子拜别师傅回家探母,翠兰见水葱似的五个孩子站在面前,想起杳无音信的丈夫便泪洒衣襟,五子看见齐声问母亲何事伤心?翠兰给他们讲述了父亲的遭遇,并说要是有你们父亲在我们就团圆了。这时五子如梦初醒,气得摩拳擦掌齐向母亲请命,誓要打碎龙宫救出父亲。母亲应允了。

    五子请来附近的百姓,在龙潭周围挖渠放水,把砍来的柴点着,昼夜往龙潭里扔,然后用神法点着烟火在潭内燃烧,烧的虾兵蟹将现了原形,五子各持兵刃杀进龙宫擒了龙王,老龙王怕死只好放出水生。水生和翠兰终于团聚,直到百岁,无疾而终。

    五子把两位老人葬于庙内,按照母亲的嘱咐他们兴和风,助顺雨,护持这一方生灵,为感念圣母和五子的恩德,后人便把破庙改为五龙圣母庙,世代祭祀直到现在。

    游客朋友,美好的传说令人神往,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好传说中结束今天的游览,感谢大家一路相随耐心陪伴。古交有许许多多古文化遗址,期待大家再次光临充满传奇色彩的秀丽山城古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讲古交故事 扬晋韵唐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pw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