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何有人认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看诗!

为何有人认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看诗!

作者: 东方国学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09:46 被阅读0次

杂诗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古诗故事】

陶渊明辞官回到家乡,一心过起耕种田地的农家生活。几年后,社会的动乱越发剧烈,同时,水灾、旱灾、虫灾不断发生。公元408年六月,一场大火把他的草屋烧成灰炵。这样,生活更加困苦,他常常挨饿,甚至寒冬时节没有被子来 度过漫漫长夜。

尽管如此,陶渊明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他心目中追求的理想社会是:没有战争,没有动乱,人人平等地耕种劳作,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但动乱的社会,使得陶渊明叹息自己难以等到壮志实现的时候。因此,他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杂诗》诗,”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作者小像】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有人认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看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sa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