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唯一比恐惧更强大的东西;一丝希望就好,太多希望就危险了 "
"能扑灭的火花不足惧 "
————《Hunger Games》
像我这个年纪的女子待业在家是让人捏把汗的。三十不到,七上八下的年龄,于家人来说,婚姻才是头等大事。好在,我并不排斥家里组织的相亲,大概率不过多吃一顿饭,认识个朋友罢了。
年后,和厨房里正在收拾碗筷的母亲闲聊,牵扯到回北京的问题。母亲的意思,工作都辞了,就别回去了。我的态度也很坚决,肯定是要回去的。一时谁都不能说服谁,气氛显得有些紧张。沙发上默不作声的父亲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娴熟地接过母亲手里洗干净的碗筷,慢条斯理地擦净、摆好……算是给我和母亲的圆场。
关于我是否再回北京是家里悬而未决的一件事,因祸得福,新冠疫情让对它的关注得以暂且搁置,我留在家里直到4月底。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全国性的防护隔离,一世的人间冷暖似乎都在这几个月内看尽了。再也没有一个时刻更能让我觉得曾经不以为意的问题,竟早被父母分析得如此鞭辟入里。
最初,是北京给了我追逐梦想的勇气。10年前的高考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当时还是实行平行志愿填报,也就是同时填写几个有把握考上的院校,依次择优录取,所以第一个志愿往往是考生最保守的估计。我也得益于这个政策,上了一本,去了海滨城市读大学。四年后,又顺利读完了本校的研究生,期间更是被导师送去了国内Top2的大学继续求学。北京,就这样意外地闯入了我的世界。
毕业后,在北京先后找到三份工作,薪水也有了梯次的增长。可我依旧犹如深海底层生物,惶惶不可终日。疏离感,应该是最贴切的形容词,越是想要与这个城市亲近,越是感受到洪水猛兽般的排斥;而当你想要远离,却又有一双无形的手牵着你说,别放弃我。现实里的生活远比书里写的阶层社会还要不友好。几万的薪水,甚至不能让我租住到公司附近的住宅区;几年的付出,遑论让我买一个几平米的厕所。
向往北京,是因为它的包容,允许有更多的试错机会,而今才发现,北京的试错成本其实高出天际。它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的人认知和习惯,却未给予你相匹配待遇和照顾。留在北京的年轻人,像极了《饥饿游戏》里的玩家,学不会如何求生和自我保护,就不可避免地成为猎物,只是这个狩猎者不会是任何人,而是社会、时代,以及迟迟不肯放弃的梦想。
三十多岁,难道就不配有梦想吗?我的回答是,梦想可以有,但或许可以考虑换一种方式来实现,至少不要让美好变成一种执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