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plan B么?
不,我没有。
是从不找借口的全力以赴,厉害!
不,我的意思是说,我连任何plan都没有。
额……
博君一笑之后,回归正题。你有plan B么?也就是说,如果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该走哪条路?或言之,要留出一条后路么?古人都说,“未料胜,先料败”,看上去,做事情绝不能没有plan B。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我讨厌备选计划,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持怀疑态度的人,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会说“不”“你做不了的”“绝对不可能”的人。但如果你自己也怀疑自己时,那真的很危险。因为这基本上就等于在说如果我的计划没有成功,我还有一条退路,我还有一个备选计划。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想备选计划。每当你开始想备选计划,你就已经消耗了可以放在最优计划里的想法和能量。
上面这段话,来自于施瓦辛格的演讲。所谓的plan B对他来说,是一种信心的打击,会阻断成功的来临。这就像是在高空走钢丝之时,发现下面还有一道安全网,于是,即使遭遇失败,也不过如此,那么不成功又何妨?本来战战兢兢,以命相搏的勇气和斗志,转眼间变成了玩笑,像小孩子打闹。这样因为害怕失败,所以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能够全力以赴,那么又怎能赢得成功呢?
如此看来,成功需要全力以赴,就不需要plan B。听上去很对,我们还是有所疑虑,毕竟,世界上的路绝非一条,为何不在失败的时候换一条可行的路呢?
从胜败的角度,再来考虑“未虑胜先思败”的道理。首先,假定成功是我们所追求的,最完美的结果就是成功。其次,成功路上有很多挫折,不是一帆风顺。那么这里的“思败”,指的是当前计划失败后的备用计划么?绝非如此。对于智者而言,成功才是必须,失败不可接受,每一次布计,都是全力以赴,绝不考虑败的可能。由此观之,“先思败”绝不是plan B,不是去思考当前计划失败了怎么样,而是去思考如何才能避免失败。就像一场预演,试验了所有错误,考量了所有因素,这才是最终的计划,也是唯一的计划,从来没有plan B。
从上面可以得出一个与经验截然不同的见解:未雨绸缪,不等同于plan B。未雨绸缪,指的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这是考虑当前计划不成功该如何么?不是的,这是在为自己的计划,为所有的努力添砖加瓦,是全力以赴不可或缺的风险管控,是毫无余地的拼搏背后审慎的思考。没有plan B不等同于横冲直撞,背水一战也绝非以卵击石,都是立足在理智和自身能力之上。
而当我们没有plan B,只能够全力以赴,就像是悬崖上跳舞,要么精彩,要么惨烈。此时,毫无选择,或者说毫无余地的我们,除了拼尽一切,别无它法,除了成功,别无他想。而这样的事实更逼迫我们,去做,去想,去未雨绸缪,去计划完善,去谨慎对待每一件事,去做到最好。而一个能够做到最好的人,成功如何不会青睐呢?
反观,倘若有了plan B,那么plan C,plan D也未尝不可。一条路不通,还有另一条路,再一条。可是这世界上没有哪条路是毋须努力就能够成功的。当放弃了plan A,也就可能放弃plan B,放弃了plan B,也就可以放弃plan C。当绕了一圈发现没有哪条路可以轻轻松松的时候,也只好回过头来,重新捡起哪一个plan,全力以赴。
也许有人会说,失败总是难免的,就像plan A也可能遇到难以为继的情况。确实,世事难料,一个竭尽全力想要考上清北的学生,却惨败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一个拼尽一切想要实现奥运梦想的人,却会梦碎于意外的车祸。命途多舛,总有些客观情况使得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原定计划,遭到破灭性的打击。可是,当遭到打击之后,是从此绝望,转身离去,将梦想辜负,将人生转向么?那只能说,对于梦想没有想象中那样执着,对于成功也没有以为的那样坚定。一个人总会失败,可失败后可以爬起来,再失败,再站起来。最终你总会站起来。高考失利,还有下一年重来的机会。失去了双腿无法参加奥运会,还有残奥会的奖杯。成功就在那里,不管你是走也好,跳也好,爬也好,不改初心,不变方向,全力以赴,总是可以成功的。
所以plan A,并非是没有失败。而是因为对于没有plan B的人,只要还在坚持,只要还能
站起来,只要还能继续朝着目标前进,就不算失败。一个失败的人,从不是被打倒的,而是自己躺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