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老师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是事情发生的两周之后,她有些犹豫地告诉我前几周上我们班课的时候她不见了一支橘色的笔。
我也直截了当地问她确实是我们班孩子做的吗?因为钢琴中心承担了全校六十多个班的钢琴课,有时候人的记忆总是会有偏插的。
钢琴老师迟疑了一下,告诉我本来她也不确定,但是今天上课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孩子走过来,莫名其妙递给她一支紫色的笔,说是送给她的。对此,她很疑惑。观察了那个女孩一节课后,她还是把这件事儿反映给了我。
我的脑海中瞬间闪现了班里十几个女孩子的脸,竟一时不知道谁会做这样的事儿。我问钢琴老师是哪个孩子,因为她对班里的孩子印象也不深,只记得是个编了辫子的小姑娘。
来到教室外,我从后门的玻璃观察班里孩子的一举一动,看到两个女孩编了辫子,于是我悄悄叫了a出来,她一脸茫然地望着我,我问她今天有没有给钢琴老师送什么东西,孩子更加迷惑地摇了摇头。
接着我叫了b出来,当我问同样的问题时,孩子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
她支支吾吾地告诉我:“我…我想送她笔……但是……但老师没要……”
我紧跟孩子的话:“你为什么要送老师笔呢?”
孩子的眼睛如小鹿般闪了一丝光芒,又倏地垂落下来,她的声音很轻,但充满了紧张的颤抖:“因为……因为我,上上周拿了老师的笔。”
“你和老师说了吗?”我继续问,孩子继续坦白:“没有,我趁老师出去的时候偷偷拿走的。”
我一直盯着孩子的眼睛,此刻,她的眼睛里充满了真诚,我继续追问她:“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孩子的身体不由自主抖了一下,她的眼睛里又被一种恐惧包裹住了。但她还是直接告诉了我原因:“我看那支笔很漂亮,我很喜欢。”
我也笑了一下:“老师也很喜欢你的衣服,老师也很喜欢门口的车,老师也很喜欢天上的飞机。喜欢的就一定要拥有吗?就算想拥有,也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去获得啊!”
孩子抿抿嘴,点了点头,我接着告诉孩子:“你这个年龄喜欢一件东西想去拥有,这是十分正常的心理。但是不告而拿的方式绝对是不对的,如果这次的事件不严肃处理,以后你还会无原则地去做类似的事。老师不想看你越走越偏,所以,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能接受吗?孩子。”
孩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把头埋得更低了,我知道她在顾虑什么,于是告诉她:“只要你从这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训,以后谨言慎行。勿以恶小而为之,严于律己。这次的事我可以替你保密。”孩子猛地抬起头,不可置信地望着我。
是的,我一向是个公私分明,有原则的老师,不会偏袒任何人。
但在这次历时两周的事件中,我知道这个孩子也无比纠结,她并不是那种无药可救的惯犯。可能从来没有人教育过她,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东窗事发后,孩子由于自尊不敢跟老师承认,担心一旦事情败露,以后她在班里便再也抬不起头了。所以她经过再三思考,选择了一个最能弥补自己这次行为的一种方式——再买一支新的笔送给老师。
我和孩子四目相对,她的眼睛里的恐惧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激。她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我问她为什么哭,孩子只悄悄地说了句:“谢谢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不会再犯了。”
后来,我便带着孩子去找了那位钢琴老师,给她们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向老师陈述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向老师道歉。
我在不远处,看着孩子站得笔挺,眼睛里充满真诚地和钢琴老师沟通。最后,孩子转过头来,眼睛里噙着光芒和信任,她冲我微微一笑,我也回她以微笑。我知道,这件事对她的困扰终于过去了。
每个人都会因为年少犯下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但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那绝对是成长的标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