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作者: 白露为霜_b0b7 | 来源:发表于2020-09-10 17:08 被阅读0次

一、药物的起源

药物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发现、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人类在寻找食物的同时,通过反复尝试,发现了许多有生理作用的植物,可以用于防治疾病,因此有“药食同源”之说。“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发现药物的艰辛过程。

人类发现“火”之后,初用于食物的加热,可除食物异味,使食物香美,并易于吸收消化,进而逐步试用于药物的加热处理,这就是药物的原始加工处理。

二、药物知识的积累

通过长期而广泛的实践过程,药物知识逐渐丰富起来,开始只是师承口授,传播范围十分有限。直到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这样便出现了医药书籍,药物知识加速了积累的进程,也扩大了传播范围。由于古代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专著叫做“本草”

三、历代主要本草

我国历代主要本草著作自汉朝到清朝,各个时期都有他的成就和发展,并且历代相承,日益繁富,现存者700多种,见证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医药学方面的创造和成就,包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先人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也是世界医药学的宝贵遗产。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知最早的本草著作,成书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今所见为明、清两代的辑本。

本草经集注》为南北朝(梁)陶弘景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以神农本草经为据,载药730种。依药物来源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类别。还增加产地、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等内容。

新修本草》为唐朝苏敬等人编撰而成,是我国及世界第一部药典。载药844种,图文并茂,吸收外来药物如安息香、龙脑、胡椒、血竭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宋朝唐慎微所著,取《嘉祐补注本草》及《图经本草》合为一书,复拾唐诸家本草,又采古今单方并经史百家之书有关药物者,共31卷,名证类本草。后增补序刊名“大观本草”及校正刊名“政和本草”。

本草纲目》为明朝李时珍以毕生精力编撰而成,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分52卷,列为16部,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于明万历24年在金陵首次刊行。它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本草纲目拾遗》为清朝赵学敏所著,凡纲目未载之重要药物如东洋参、西洋参、胖大海、西红花、冬虫夏草等皆收录之,共716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up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