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沉默不语,我们有昂贵的梦想——《录取通知》插曲歌词
《录取通知》是由斯蒂夫·平克执导,贾斯汀·朗等联袂出演的一部喜剧电影,影片于2006年8月18日在美国上映。
这部电影的篇幅不长,仅用了90分钟就叙述出了一个完整而又精彩的故事。如果从宏观层面来解构这部电影,那就是转折,转折,再转折。电影中的主人公巴特勒,一个还算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却活得特别悲催。
(电影封面)高中毕业,本该去上大学的巴特勒,投出的8封入学申请,全部遭到拒绝。
年级里的漂亮女同学莫妮卡特意找到巴特勒,提到自己会办一场聚会。满怀欣喜准备受邀的他,迎来当头一棒。
原来莫妮卡只是希望他能去帮忙修剪草坪。巴特勒答应了,他眼睁睁看着莫妮卡转身上了其他男生的车。
电影的英文名字accepted,直译成中文是“接纳”的意思,而电影呈现给我们的,是包括主人公巴特勒在内,一个又一个不被接纳的人。
这些人,恰恰是生活中无数个你我的缩影。我们都曾在某个时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被接纳。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就是拒绝与接纳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篇文章不去讨论电影所表达的对教育模式的思考,我们只从巴特勒和他身边那些不被接纳的小人物着手,对广泛存在于家庭和社会中的拒绝与接纳进行深度分析,同时也解析这部电影带来的思考对于我们人生的积极意义。
本文分为4个部分,进行连载。
(父母认为巴特勒应该早做准备)家庭间的主要矛盾,来自于父母的要求,孩子达不到。
巴特勒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中产家庭,一家人住着独栋的房子,父母有体面的工作。
作为父母,他们要求自己的子女不能太差,或者说他们不太能接受一个太差的子女。
其实就连巴特勒自己,也不认为自己很差。在他收到第八所大学的拒绝信后,他简直不敢相信,因为那是他用来垫底的学校。
在他看来,即使自己再差,也会有一所大学接纳他。可现实就是这么残忍,巴特勒不得不接受无学可上的命运。
(巴特勒努力向妹妹证明自己不差)巴特勒真的很差吗?即使只看了电影开头的人也不会这么认为。
巴特勒把他那所有的聪明劲都用在了偷奸耍滑上。他谎称对出汗过敏,因此一整年不去上体育课;他从医生那里开到夜盲症的证明,于是被允许一边做梦一边学习;他也有着小小的正义感,略施计谋让学校的一霸被开除两年。
可他,从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业上。就像他妹妹说的那样,他不该写那篇叫《我一无所知》的论文。而巴特勒的妹妹,从初中开始就在为上大学做准备。
面对巴特勒,他的父亲发出了灵魂拷问:“你想要拥有快乐的人生吗?那就上大学。你想出人头地,那就上大学。你想要融入社会?那就上大学。”
现实正如巴特勒父亲所说的那样,这个社会有它的准则,第一条就是上大学。即使在得知巴特勒接连被拒的消息后,巴特勒父亲对他的要求依然是,上大学。
表面上看,巴特勒和父亲的分歧只集中在上大学这一件事,这件稀疏平常的事对于巴特勒来说恰恰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如果深入剖析,就会发现上大学只是要求巴特勒有所成就的一个可视化产物。
(家庭谈话不欢而散)在巴特勒所处的年龄段,上大学就是普通人最应该达成的一项目标。正如叔本华在《悲喜人生》所说: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为此,巴特勒决定逾越横亘在自己面前的这座鸿沟。只不过,巴特勒想出来的办法,带有浓厚的他本人的特色。
因为没有大学愿意接受他,他决定创办一所大学,自导自演了一出被录取的短剧。为了让父母深信不疑,巴特勒甚至把大学网站做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巴特勒的行为固然是导演戏剧化的表达,我们不能说他是完全正确的,但这的的确确为巴特勒的生活增添了另一种可能。
此外,通过巴特勒造假,让更多和巴特勒一样不被接纳的人集中到一起,获得了从没有过的关注。
(巴特勒遇到同样没被录取的学霸罗莉)未 完 待 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