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道之行砭法八大论之七

作者: 痧道之行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22:00 被阅读119次

                李氏砭法 虎符铜砭

    痧道之行

    7、徐而和论

    自古以来所有的针灸典籍里面始终围绕补、泻、平补、平泻的手法各抒己见。这个补泻真正做到也很难,比如讲什么叫得气,这个完全靠手感,这些手感也就是闪烁一下,就是刮痧或者针灸比较有经验的人也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寻找到"如鱼吞钩″得气的效果和得气的感觉。

    从难经的69难到81难里面大部分讲气血的调动,当然以用药和用针为主,后来我在读庄子的《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从一个制造车轱辘的匠人与齐桓公的对话中,让我得到很大启发,我从中看到了古人对这个问题的辨证认识。车轱辘的连接靠榫和卯,榫卯配合的孔如果太大和太小,都不能保证轮轴的正常运行。所以轮扁说:“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也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可见在中医的手法上,就如庄子讲的“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期间”,在一筋一脉的节点上是不能靠文字和语言能够把它描述清楚的。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庄子齐物论:“道昭而不道”,还说:“言辩而及。”任何行业过筋过脉的地方是写不清楚的,有时虽然勉强写出来,也印成了书,但其中关键的地方,还是不明确。我们临床看病,具体应如何操作?是很难用文字和语言表达清楚的,很多可贵之处必须通过长期实践去“体会”,这就称为“悟道”。一般情况下,书上能够写出来的仅是知识,常常不是最关键的,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通过读书后去实践淬练,才能变成我们自己的智慧!把书读迂腐了,毫无用处!对于读书人来说,敬畏书本与反思书本不是对立的,因为反思可能引发对真正道理的认识。我在读《庄子.天道》:轮扁斫轮,明白了这个道理,故力求日日苦练,不可懈怠,长此以往功夫才会精进。

    比如中药的用量上面,有少许这个概念,如何把握少许,这个就要靠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技巧。比如给你一团面,让你把它做成拉面,你说上下摆动应该用多大力,手拉的时侯用多大力,转动的时候用多大力,撒粉的时候用多大力,你能用文字和语言把它精确地描述出来吗?很难,因为这个时候拉面师傅的操作完全是行之于手而得之于心。这个就是道。讲到刮痧中的得气,在《标幽赋》中说,得气的感觉如鱼吞钩。什么是如鱼吞钩?绳子一紧、浮标一沉,但并不是每一个人在操作的时候能有这种感觉,因为它是一瞬而过。当你能达到“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的程度,你就真正明白这个得气的感觉了。

    庄子的哲学告诉我们:砭法入门容易,得道难,也就是说易学难精。为什么入门容易呢:第一就是工具简单,就一块虎符铜砭;动作的形态上,就是一个刮;原理上,它就是一个通字,打通以后许多问题就解决了;第二操作简便安全。假如你学了几年经方或针灸,在真正治大病的时候,如果让你给家人开方扎针,你没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和熟练的技法估计也不敢轻举妄动。

    庄子给了我巨大的启发,刮痧里的补泻手法也是“得之于手应之于心”的技巧,什么是补?什么是泻?什么叫如鱼吞钩?用什么方法提高可操作性?中医在这个问题上确实也这样,比如讲配药,药引子少许,少许的量究竟到什么程度,这个完全靠经验。所以我们用的手法要不徐不疾。然后我在《针灸内篇》就看到了,针灸的要求:“凡针入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这里强调不可忍的限度就是不可过量。后来杨继洲又说了:“凡刺浅深,惊针则止;凡行补泻,谷气而已”。对于掌握补泻的手法,主要于掌握于谷气,何谓谷气?《灵枢》中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说明比较缓和,病人比较接受的是谷气,即所造之气要能够到达病所,冲击病灶,而且要守得住,留得住,反复修复病灶。所以有些人在刮痧后一段时间内气冲病灶的现象仍然在进行,刮完后的4天内是退病的高潮期。相反,比较急爆的手法是病人难以忍受的,就算不上谷气,因为皮下紧而疾,这感觉不如“徐而和”,《针灸内篇》里说:“以不惊为准”。所以最后建立理论体系的时候我们的手法是“不紧不急、不快不慢“的手法,即“徐而和”。

    “徐而和”的手法我们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非常有效,操作时与传统中医所说的补和泻概念不同,它可以双向调整,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操作时通过透皮入骨的手法,文火炖蹄髈的节奏,平和、渗透力强、从而达到临床效果。所以“徐而和”的手法灵感来自于庄子,它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和背景,又符合祖先经典里面一字一句的解读。我率先提出了通论和徐而和的手法,这个在砭法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谿谷论在九针运用里有人提过,但用在砭法上我是第一个。

    痧道之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痧道之行砭法八大论之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vb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