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类的流程
分类的过程.png上方流程图的三个重点:一个是“对象”,一个是“我”,一个是“分类的标准及规则”
对象”就是我们面前的这个对象,我们称它是“X”。“X”摆到我的面前,首先,经过我的感官系统——眼耳鼻舌身意,感观系统将这个分类的影像传至大脑,大脑会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是什么东西?What is it? 如果经过刻意训练的话,在提问这是什么的时候,你的脑海中会去不断的收集这个对象——“X”的核心特征,对它的核心特征进行提炼,然后将核心特征和你已经拥有的分类标准进行比对,并且进行回答。当回答完成以后,就会得到一个经过分类的“X”,也就是那个浅蓝色的“X”。得到这个浅蓝色的“X”,紧接着又会做判定和判断。
再次拿到分类标准之后的规则。跟这个规则相对应,你就会知道这个分类下的“X”要这样做,于是就产生了下一步行动。下一步行动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执行。比如说看一本书,这是个什么书,然后对应的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阅读,就采用这种方式阅读。
2. 分类的关键要素
整个流程中有3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对象”、“我”和“分类标准”。
-
“对象”,一个是“对象”本身,就是它的客体存在;另外,是经过符合分类标准的“X”,也就是经过我们初步分类之后得到的这个“X”;
-
“我”要干什么事呢?首先是初步将“X”这个东西进行分类,然后我再按照分类背后的这个规则来确定一下这个类型类里的事情要怎么做,最后再按照这个规则去执行;
-
“分类的标准”,包括两个,一个是标准本身,还有一个是标准背后的规则。
3. 分类的举例说明
以硬盘为例。举一个非常简单的分类标准,就是分成生活文件夹、软件文件夹、图片文件夹和照片文件夹,这就叫分类的标准。标准的规则就是,只要是账单的扫描件都放在生活文件夹里边,软件安装包放在软件文件夹里,网上下载的图片放在图片文件夹里,平时的照片放在文件夹里。这是一个简单的系统,当你面前有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还是一样进行初步判断,初步判断完成以后,按照一个规则来对它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的过程。
知识工作者在电脑里存各种各样的文档,但对文档的管理却是失控的。如果是失控的话,说明整个分类是出问题的。你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就是你的分类标准以及分类标准背后的规则。如果你的分类标准少于四、五项的时候,用脑子记没有问题,但是你的分类标准一旦超过六项、七项以上,尤其是超过八项,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人类的极限,这个时候必须对分类标准使用清单进行管理,否则,你的分类一定会失效的。此时需要去审视自己的分类系统,哪里出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