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厨房做饭,看见父亲又买了个无用的东西:不锈钢碟子。顷刻间觉得血压上升,血管爆涨,心口堵塞,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传说世上有种毒叫眼见毒,是中毒无疑了。又被气到!
知道他买来干嘛:这几天我在做蒸糕,一会儿用陶瓷碟子,一会儿用不锈钢盆,他肯定觉得放这种浅口盆里蒸出来好看,仅此而已。
在我看来,不要说家里现成有这种碟子,就算没有也无须买。放什么碗里不能蒸?
看着塞的满满一屋子的“鸡肋”真是恨的咬牙切齿。他经常一时兴起随意买来,有些用不了一次两次就束之高阁,永不录用。有些甚至直到它们自然老化了也没用上一次。 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像库存那样积满厚厚灰。 浪费钱,占资源!这碟子上家里来又占去了一分本已拥挤的空间。
房子本来是用来住的,他弄的给东西住去了,人反倒附属将就了。
本来想管好嘴不抱怨,但父亲一踏进厨房,脱口而出就对他兴师问罪,果然如我所料,他说:看你做蒸糕,我觉着用这个好就买了。
不说还好,说了火上浇油。
他可以扪心自问:这碟子是给我买的吗?还是买给自己开心的?他想象用这个碟子蒸糕符合他的审美,买了就实现愿望,心满意足,他高兴了。但我不高兴,因为这种碟子本来就有,我不想用,偏偏又多一个没用的,更糟心。如果真为人着想,要善于观察对方是否真正需要,雪中送炭才有送的价值。
他做事前真应该先问一问!
觉得一定要让他彻底觉得自己错了才解气,立马去柜里翻出之前买的没用上的同款碟子,大小齐全不说,一个买来后还原封不动。摆在他面前没好气的说:“你看,这不都有吗?”,“是哦…”
为断他以后再乱买,又给他展示藏在柜子里一摞摞的各种食器,“以后碟子,碗,一律不准买!”,突然想起来:“倒是给妈买个杯子,都摔成那样了却不换!”。说这句话的时候更肯定他为了自己高兴才去买那个碟子。他不敢反驳的“哦”了一声。
这种事发生的太多太多,积怨已久。也感觉反反复复生气实在伤身,正在努力克制,提醒自己没必要总生气。今天事到临头终究没绷住。只是,在生气的同时,心里似乎多了个拉架的:一直在微弱的劝解:“没必要,没必要,赶紧停止。不值得,不值得,赶紧停。一个碟子才十几块,你生一趟气损失几个亿,太亏了太亏了。”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扭转乾坤绝非易事。长久堆积下来的怨气可不是那么好说话。
终究输给了脾气,事后觉得懊恼不已。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想来终究还是因我太刻薄了,念人旧恶所致。
今日之事,胜败可分三等。
上等:可效仿破罐不顾——看到这个新买的碟子,立即忆起木已成舟,生气何用。内心不起一丝波澜。这便是大获全胜。
中等:咋起怒不可遏,但不要急于发作,努力放空等情绪稳定。历史上多有名士遇事忍耐,承让,终避祸趋吉,皆大欢喜。令人倾佩。实在做不到内心释然,至少也要面不改色,一言不发,便也是胜利。
下等:就是今日般一般勃然大怒。
与父亲积怨已久,非宽容大量不能及上中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