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朋友圈被一张图扎心了。
是我特别喜欢的小林所画。
图下的两句话被我反复咀嚼——“长大就是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成长就是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窗外残雪未消,静摊在姜黄的芦苇堆上,完全没有了前两天的画意,颓败之势。
室内暖气融融,女儿一边看着书,一边啃着薯片,偶尔会嘎嘎地笑起来。孩儿他爸正盯着屏幕看着中意的电影,估摸着不是科幻剧就是战争片。我端起茶杯站立在白板前,猩红的四颗五角星在女儿的名字后列着队。
第一颗星。
今天完成了英语的READING,而且这个寒假她坚持阅读打卡,一天都没拉,明天晚上,可以想象出她骄傲的小脸庞上光彩都会溢出来。
这个英语辅导班,是跟她商量着报的。一年级下学期,忽然发现她对英语开始抗拒。很多老师说,别急,有的学校都是三年级才学习的,我们学校教的早一点而已。我觉得不对,一个孩子对新知识没有了兴趣,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跟她好好沟通,原因是很多单词都不会念,对话也不是很流利,加上换了新同桌,她一下子没了信心。交流过后,自己也反思了,确实对她的英语学习忽视了。虽然自己的英语考试能力不差,但英语学习是用来交流的,为了不让她起步发音就出问题,还是决定找专业的老师教她。
经过比对终于选定了一家心仪的机构。试上的那节课,她比较羞涩,总会躲在我的身后,课后问她愿不愿意来试一试?她还是点了点头。
起初上课回来,小脸红红的,问她上课的内容,死活不肯说,总是岔开话题。做云上的作业也很吃力,总是要来问我,有时还会哭鼻子。后来,任课老师说不要追问孩子上课内容,也不要纠正她发音的不足,让她慢慢来。
耐心等待了一个学期。
现在她动不动就会蹦出一些英语单词,偶尔还会跟我对话,有空就会跟我交流课堂内容,要我跟她一起查询资料。云上的 作业开始主动去做,时间越来越短,效率越来越高。
这个寒假老师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完成一个阅读,这是她最怕的作业,但从第一天起都是自己主动拿起手机做好,虽然到了年后略有懈怠,也只要稍微提醒就主动去做了。从原来的2级到3级到现在的4级,一些很难的单词还知道去百度词汇上查询然后反复诵读,不会的也会来问问我,但也是屈指可数的。
今天,问她明年还要去上这个课吗?
很理直气壮地说:“当然了,你不是说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吗?学好英语,走遍天下,嘻嘻!”
她是长大了,还是成长了呢?
第二颗星:认真读书
其实这个习惯有点像我了,每天不读书就觉得不舒服了。她也如此,除非玩得精疲力尽,或者忘乎所以,才会放下阅读。
上午读了《作文九问》下午阅读了《封神演义》。
对于她的阅读,从来没有约束过。我看《历史的温度》三本厚厚的,她也会立刻拿起本啃上半天。不过是自己选着跳着读,她说我不喜欢看战争篇,一如当年的我,她还是心存美好的,还没有心力去抵抗那些残酷。
其实她读书很早,也很快。很小很小的时候,大概刚能说话,我就陪着她一起点读三字经、周易、声律启蒙等一些国学经典,还有就是从两岁起接触巧虎早教产品。因为识字早,表达也很流畅。上到幼儿园时,就会读简单的书了。
也走过弯路,有段时间植物大战僵尸特别流行,小家伙也被老爸和爷爷带偏了,开始痴迷那些土豆,豌豆,僵尸等等,我便将计就计在淘宝上买了一系列的植物大战僵尸书籍,特别是中国历史和中国古诗系列,编者是我大学中文系书籍的编者袁行霈老师。小家伙看得入迷得很,然后脑子里就有了一条很深刻的历史线。这套书会拿出来反复看,上面的故事如数家珍。紧跟着就推进孩子爱读的中国历史系列,也是看得头也不抬。
为了多样化她的阅读库,让她看的电视,看的电影大多有原著,看完有声作品后就会让她去看原著,并进行比对。小家伙还真不赖,就一本《草房子》看了不下三遍了。这本小学高年级才会阅读的书,她早就了然于心。
有时,也会跟风去看一些搞笑的书,我也没有太多阻拦。我太了解她了,看一段时间也就不会看了。因为只是好奇,其实那些书的内容早就满足不了她的胃口了。
一如昨天她非要看《西虹市首富》,看完以后问她觉得怎样。这个小孩很淡定地说,“就是笑笑而已么,大过年的不看点这些片子干嘛?其实还是有点意义的,钱来得快也去得快,都别看得太重。“
你看,她是长大还是成长了呢?
第三颗星:背诵古诗
说实话,也许胎教缘故,她对古诗特别敏感。一岁时,就能背二十几首,到了幼儿园毕业就有300首
的储备了。然,因为我的懈怠,她的古诗库在进入小学后开始锐减。其实很明显,孩子小时候的机械记忆如果没有强化的话,很容易衰退的。
这个寒假要求每天五首短诗,两首长诗。前段时间,也是因为我们彼此的懈怠,一直很放松。直到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播放时,我被邓雅文给惊到了。那个13岁女孩子眼眸里有光,是智慧之光,是诗词长期浸润出来的。跟我一起看电视的她也很佩服这个小姐姐,于是我们一起商量,是不是可以重新捡起我们的诗词背诵?开始有点犹豫,我鼓励她如果坚持两三年,第八季的诗词大会你就可以参加了。她的小脸红扑扑的 ,眼里也有光彩了。“行!不过你可不可以不要总是催我?可不可以一跟我一起背诵?”小人儿还会谈条件了。
在这条路上,我还是要好好陪伴她走下去的,古诗词里还是有很多知识需要我来助攻,激趣,想来以前总是把书扔给她确实不够妥当。
那么,对于背古诗这件事,她是长大还是成长了呢?
第四颗星:写日记
对于写日记,她是抗拒的。虽然她时常也有很好的作品呈现,但这阻止不了她的逃避。
直到这次期末考试的失利,全部是意想不到的错别字。
我们交流时,提出用写日记的方式来纠正错别字和拼音错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低头了。
其实口服心不服。
这个寒假,几乎雷打不动地要求写日记。
当然有时也会马虎对待,无所谓一般。但只要写,就会帮她纠正错误。
今天的日记里只有一个拼写错误,没有错别字,标点运用准确。我帮她翻到第一篇日记,上面红笔已经超过了黑笔。
是不是好多了?
嗯,看来写日记是对的。
“你写了生活小故事,还写了诗歌,还有童话,还能模仿金玲子的诗歌写话,今天还发表了一段对于天气预报的看法。 ”我大大夸奖了一番。
小人儿不服气地说:“其实我还有一个剧本呢!就是有太多的字不会写,就放弃了!“
那么日记还写不写?
当然写!
她是长大还是成长了?
晚上老同学请我们一家吃饭,闲聊间说起了往事,我仔细搜寻空间里的照片来力证,却无意发现小时候我跟老妹还有爸妈的全家福。
爸爸从小叫我练字,但我总是不肯,偷改练字日期。后来他也便放弃了对我的要求。然而,长大后才明白爸爸的苦心,自己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即便是现在,我都后悔当年自己的无知,也感慨父亲当年的放弃。
有时候,父母的期望未必是错的。
长大后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成长的模样也是父母的期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