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逸茗壶

古逸茗壶

作者: 稚凤清鸣 | 来源:发表于2021-11-21 13:51 被阅读0次

看着手中这把紫砂壶,颇有些纠结,论材质说不上上乘,论做工更说不上精致,单论造型确实很独特,因为它没有壶嘴,在底部有个漏水眼儿。

这是一把“古逸茗壶”,由邓丁寿先生发明创制。利用了气流对流和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将壶嘴由传统的在壶身侧套改为在壶底部的正中。这样与在壶盖上设计的小气孔相配,成了垂直线贯穿。又在壶身底部及专用壶底座的配合上,设计成"气密座",使壶身与底座粘合成绝对弥合密封状态,这样当壶中注满水时,茶水即不会从壶底部(即新型壶嘴)渗漏,而当需要品饮、倒出壶中茶汤时,只要以食指按住壶盖上的气孔,提起茶壶后,以手指的开、合,就可运用自如地将茶汤倒出(倒茶时要保持水平状态运作,不宜倾斜壶身倒茶)。(此段来源于百度百科)

这把壶是我从市场淘来的,也是我第一把紫砂壶,入手后决定用来冲泡铁观音,至今十余年来,已有不错的光泽,细加端详也有一些润泽的底蕴。

壶并不算好用,壶身和底座之间并非严丝合缝,每次都要转一转找准位置,才不漏水,如果有茶叶碎片在底座上,那必然会漏水。原以为用得久了,气密性自然会好,谁知这十多年来,它一直这样,每次用它泡茶,都得左转右转看它漏不漏水。即使这样,这个一不高兴就漏水、大部分时间不高兴的紫砂壶,也陪我这许多年,若不是因为它的造型,说不定早就被嫌弃了。

我另有一个冲泡铁观音的紫砂壶,那把壶陪我的时间比这把“古逸茗壶”要久,因为它造型虽然普通,但也耐看,关键是不漏水。

喝普洱,有一把极其普通南瓜壶,盖子都有些不严,被我硬生生养出来光泽。又有一把品相不错的段泥壶,已经养成了古铜色。

喝红茶,用的是一把胎薄秀气的景州石瓢,也是段泥的。

再加上白瓷、玻璃茶壶若干,盖碗若干,这些壶不仅都始终不漏水,而且无论是白茶黑茶青茶,似乎都应对的来。于是这款“古逸茗壶”早晚会被当做摆件儿。

茶器对我来说,只要真材实料就行。只要加上我变态似的勤奋,都兢兢业业,活得很体面。

而这把“古逸茗壶”,被我不时拿出来用上一些时日,腻了就洗净晾干放回匣中,过些时日,又想起来,取出用上等铁观音滋养。

如此反复中,说不清是茶成就了它,还是它成就了时光。

相关文章

  • 古逸茗壶

    看着手中这把紫砂壶,颇有些纠结,论材质说不上上乘,论做工更说不上精致,单论造型确实很独特,因为它没有壶嘴,在底部有...

  • 于雾白、流云、清风、阔水, 听天地、岁月、万古、清弦。 茗一壶朝华佳酿, 于浮白墨痕, 品流水花香。 幽一曲红尘逸...

  • 2021-01-31

    茗家说 竹君 恬然陆羽话桑麻, 古柜养壶壶若花。 莫道消愁皆约酒, 宽斟肚量是清茶。 2021.01.29早

  • 古茗

    《古茗》 有些人的胸中自有沟壑 内秀于心 浅露于外 常人不知 那是他们不懂 我也是几经了解 才品得几分意蕴 与你的...

  • 龙蛋最早的古式

    清康熙 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中述:“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相传龙蛋壶由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所创,为较早的古...

  • 龙蛋壶 是供春所创吗?

    清康熙 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中述:“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相传龙蛋壶由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所创,为较早的古...

  • 古逸

    击壤歌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康衢谣 立我蒸民,莫匪而及。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 古壶

    我看着它,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停驻在永恒的时光里。它那布满风霜的身躯,向我昭示着岁月的沧桑。我不知道它历经了多...

  • 神墓(1)

    【古茗山巅】 “Legends never die……” 艳阳之下,科罗哼着歌漫步在古茗山间,点点光影中,他正...

  • 古茗门口

    今天到古茗买奶茶,遇到三名高中生。两名男生一名女生。全程不顾周边顾客以及店员感受,大声聊着关于例假话题并且拿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逸茗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ap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