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声波大银写的一篇的帖子《少去大酒店吃住,其中原因也许你该知道》,内容确实有点让人触目惊心。虽经常住酒店,但并不了解这个行业,从常理来推测,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极有可能的,媒体也偶尔有报道,是否普遍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在很多透明度不高的行业都有这个现象,要么是以次充好,要么偷工减料,要么是服务打折扣。比如说装修行业、二手车行业、家政行业,有过经历的人应该都会深有体会。记得以前媒体还报道过国产宝马汽车将阻尼片由橡胶材料换成了沥青的事件,即便是大公司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监管缺失,谁之过?
对这类现象有位朋友提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由黑盒测试改为白盒测试,换句话讲就是要加强过程管控。不知大家有没有觉得当我们讨论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最终的解决方案都指向一个,就是监管。我们常常会感叹,人家国外的市场就是很规范,国内有些行业怎么就那么混乱。最终得出结论是管理不到位。问题是监管应该由谁来做?毫无疑问,有关部门应该是主角。但我觉得每个人的参与也同样重要。
每个人都在呼吁公平正义,甚至会抱怨有关部门不作为。我对此有个疑惑,社会也是由个体组成的,当我们在评论这个社会怎样怎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有责任?我们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说人微言轻,这些事情当然该有关部门去做。没错,他们当然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公平,但对于个人来讲,仍然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只要去做了,哪怕是一点点事情也是有贡献的。公平正义与个人素质也许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命题,相辅相成,能形成良性循环就是最好了。如果要等到环境具备的那一天,再去展现我们的素质,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没有参与,何来公平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发展过程还很短,西方国家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进步。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不过道理归道理,但不是我们一边抱怨一边推脱个体责任的借口。如果每个人都只想从群体中获益,但又不希望付出代价,最终只能形成公地悲剧,社会环境越来越恶化。
就拿维权来说,有时买到次品我们怕麻烦,觉得钱不多就算了。住酒店如果遇到不爽,大不了下次不去了,也不会愿意花时间去投诉。最可怕的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例如某宝上有多少打着绝对正品的旗号,卖的却是仿制品。那个价格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因为根本不可能买得到,买的人等于默认了这个潜规则。我们一方面在呼吁公平,一方面却在无形中纵容违规。
可能写这样的内容在有的人眼里像一种说教,因为和人性对抗是困难的事情,但如果从一点一滴做起,也许就没那么难了。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认识有深浅,但只要秉持向好向善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总会一点一点的改变。有的时候我们维护好个人的权益,而不是听之任之,对社会已然是一种促进作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