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项目管理类书籍中,这是第一本有着如此之多心理学效应的,因此笔者对于《做项目,不得不这么干》中的心理学效应进行了提取总结后,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下分享。
1、过度理由效应(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
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行为从而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过度理由效应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 Festinger)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根据认识不协调理论,如果人们一种行为本来有充分的内在理由,如兴趣支持,则人们对于行为与其理由的认知是协调的。但此时如果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给人们的行为额外增加“过度”的理由,那么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而减少或放弃用原有的内在理由。此时人们的行为就从原来的内部控制转向了外部控制,如果外在理由不复存在,如不再提供金钱奖励,则人们的行为就失去了理由,从而倾向于终止这种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2、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同时,也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说的是,当我们去期望某件事情会发生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会真的发生。
为什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呢?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还得说一个古老的希腊神话故事。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著名雕刻家。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非常好的象牙,于是,按照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的样子,把象牙雕成了一个美女,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塑美女。皮格马利翁每天都恳求缪斯女神,把这个雕塑变成一个现实生活里的真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缪斯女神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打动,让这个雕塑美女“活”了过来。于是,皮格马利翁和这个象牙雕塑变成的美女,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3、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cts)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通过不同的描述方式,改变人的心理参照点,从而影响人的选择。
研究结论表明:以损失为导向的沟通将更加有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4、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
图片来源于网络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5、同我效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人们往往倾向于对与自己相像的人产生好感,所以很多管理者倾向于选择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介入团队。这就是“同我效应”——这是指对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的印象要比对与自己不同的人产生的印象更积极、更深刻。
6、约哈里之窗(Johari Window)
图片来源于网络约哈里之窗(Johari Window)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故就以他俩的名字合并为这个概念的名称。
约哈里之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它实际上包含的交流信息有: 情感、经验、观点、态度、技能、目的、动机,等等,作为这些信息主体的个人往往和某个组织有一定的联系。根据这个理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
开放区(公开):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盲点):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隐私):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未知区(潜能):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通过建立在任务、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蔽区,揭明未知区,这就是知识组织的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