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词学习 | 诗律的关键点与诗词用韵选择 ②

诗词学习 | 诗律的关键点与诗词用韵选择 ②

作者: 疏雨圆荷 | 来源:发表于2024-01-15 20:37 被阅读0次

    接上

    9.几种拗句和拗救的方法

    为了让格律的束缚有所松动,古人为我们准备了几种拗句和拗救的方法(一说是为求格调高古),主要有三种:

    (1)以七言出句为例:“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如第六字拗或五六两字同时拗,则必以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五字相救。例如:

    瞻仰赤水土城渡口纪念碑

    段维

    碑阁栖鸦耸入云,九回肠转忆忠魂。

    轻舟竞渡迎弹雨,碧血横流移石根。

    屡建丰功顺民意,莫将妙策付奇门。

    回看赤水千重浪,十思疏当仔细论。

    诗中第三句的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现在为“平平仄仄平仄仄”,第六字 “弹”拗了,故下句第五字 “移”,本应“仄”而改“平”,以便救上句的“弹”字。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本来的格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现在却是“平平仄仄仄仄仄”,第五、六字同时拗了,形成了大拗句,所以第四句本来的格式应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必须改为“仄仄平平平仄平”。也就是用第四句的第五字(应“仄”而改为“平”)去救第三句的第五、第六字(本应为“平平”,现在是“仄仄” )。

    (2)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果第三字拗则第五字救。例如:

    秋千

    (宋)惠洪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蝉宫谪降仙。

    颔联第四句“断送玉容人上天”的格式是“仄仄仄平平仄平”,正常的格式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在这里,因为第三字“玉”应平而仄,那么第五字“人”应仄改为“平”去救第三字。

    (3)两种拗救可以同时连用,即对句自救的同时又救出句。例如: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诗中颔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格式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正常的格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很显然,第三句第五字“日”拗了;第四句第三字“欲”也拗了,于是第四句第五字“风”在救本句“欲”字的同时,又救对句的第五字“日”。

    另外,还有三种情况:

    一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的五六字可以换位,谓之“锦鲤翻波”。看例句:

    曲江(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尾联第七句“传语风光共流转”的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而正常格式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很明显,这是五六字的平仄交换,“共”字当平而仄,“流”改为当仄而平。

    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第五字可以变为“仄”,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三仄尾。不过,通常情况下,第四字不要变为“仄”(唐人有变仄的例子,但不多见)。看例句: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颔联“老子犹堪绝大漠”的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仄仄”,正常的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是典型的三仄尾,但第四字还是保持了平声字。

    三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中,第五字应“平”而“仄”,谓之“半拗”或“小拗”,可救可不救。救的例句如: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诗中颈联第五句“野桃含笑竹篱短”的格式为“平平仄仄仄平仄”,第五字“竹”应“平”而“仄”了,第六句第五字“沙”应“仄”改作“平”,以救上句第五字“竹”。这种情况也可以不救。不救的例子如:

    偶书

    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中第三句“野夫怒见不平处”格式为“平平仄仄仄平仄”,第五字“不”拗了,下句“磨损胸中万古刀”格式仍然为常式“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五字“万”没有改作平声去救“不”。这就是半拗而不救。

    上述拗救的三个句式记住第一个(平平仄仄平平仄)就行了。因为第二式(仄仄平平仄仄平)与第一式相对;第三式(仄仄平平平仄仄)与第二式相粘。五言诗可类推。试举我自己的一首七言诗为例:

    破烂王

    段维

    也占山头也立王,千人千面各阴阳。

    幽深府第防狗咬,咫尺故交遮脸藏。

    桥孔夜眠避寒露,日搜巷尾抵南墙。

    诸君莫鄙拾荒客,生态城乡业未央。

    在这首诗中我半是无奈半是刻意用了几乎各种拗句。如,颔联出句“狗”字拗,本来对句第五字救就可以了,但由于对句第三字“故”也拗,因而第五字“遮”既救本句“故”字,又救出句“狗”字;颈联出句的第五、六字换位了;尾联出句的第五字“拾”属半拗,可救可不救,故未救。

    综上所述,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其实是不全面的。比如上述拗句,就不完全遵从这个规律。如果要使这个口诀变得科学一点,我甄别了一下,可再补充两句,完整表述如下: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留意双平步,平头尾犯声。

    还要说明的是,这四句口诀必须视作一个整体连用才正确,如果孤立地强调某一句就会出问题。有诗友曾问我“平平仄仄仄平平”能否变成“平平仄仄平仄平”。这是忘记了“二四六分明”而将五六字换位了;而允许五六字换位的只有一种定式,即“仄仄(或平仄)平平平仄仄”可变为“仄仄(或平仄)平平仄平仄”。除此之外是不能自行其是的。

    10.入声字辨析办法

    (1) 凡b、d、g、j、zh、z六个声母的阳平声(第二声)字(以与a拼

    合为例),全部是古入声字。如:八、答、格、极、扎、杂……

    凡d、t、l、z、c、s六个声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何声

    调,皆为古入声字。如:德、特、勒、则、侧、色……

    (2) 凡k、zh、ch、sh、r五个声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何

    声调,皆为古入声字。如:阔、桌、绰、说、若……

    (3) 凡b、p、m、d、t、n、l七个声母与韵母ie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

    何声调,皆为古入声字。如:别、撇、灭、跌、贴、聂、列……

    (4) 凡d、g、h、z四个声母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何声调,

    皆为古入声字。如:得、给、黑、贼……

    (5) 凡声母f与韵母a、o拼合时,不能不论普通话读何声调,皆为古入

    声字。如:发、佛……

    (6) 凡读ue韵母的字(除嗟、瘸-que、靴三个字外),普通话都是古入

    声字。如:约、虐、略、决、缺、学……

    不过,第(1)条规律似乎有可以质疑的地方。比如,陈先生举例的“拔”字,就不是入声字,而是上声字。所以这条规律只能作为判断是否为入声字的参考依据。其他几条规律,也需要仔细验证。总之,最终应以韵书为准。

    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纠结。对于诗,只需辨别平仄就基本上够了;只有部分词牌如《满江红》要求押入声韵,或词中的领字要求用入声字。遇到这种情况,查查韵书就能轻易解决。现在计算机技术发达,一些软件能自动辨别入声字;存有电子版韵书的话,在word中用“查找”功能,瞬间就能查找出所需的入声字。

    有些字今天读仄声,古代却读平声。如:表使令的“令”、使得的“教”、经过的“过”等。

    有些字平仄两读。如:看、望、叹、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学习 | 诗律的关键点与诗词用韵选择 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bh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