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25212/e17101cb46cd11a0.jpg)
趁夜,趁黑,趁着无人,她轻盈地从天而落,悄悄地给大地披上了素洁的白衣。
一大早隔着窗玻璃,发现雪居然已经积了近二十厘米,整个世界都沉浸在白白银银的素净里,顿时乐坏了,有一种打开盲盒遇见心爱之物的惊喜。
这世界真是如梦如幻呐,昨天还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以为自己又被天气预报忽悠了一把,今儿老天就用一整个素白的世界来证明它的骄傲。
好久没有遇到一场认真的雪了。我开心地冲进卧室,喊起犹在酣睡的爷俩。小丫一骨碌爬起来,7岁的她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大雪呢。去年似乎就薄薄撒了点雪沙,落地的刹那就消失了,小丫头难过地念叨了好几天。
当下全球变暖,地处华东居然也难见雪了,更不要说往北还横亘着偌大的泰山,好几次将西北来的风雪挡在了山北。于是山北一片雪飞,山南则照样青黛。
小时候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感觉虽然诗意并不深,但总是难以理解和体会,我们的很多文字都是如此,草草入眼入脑其实没办法入心,因为没有经过心的验证,那文字就只能是没有温度的文字,所谓的知识,而成不了解惑的智慧,甚而,有时因为太过迷恋相信文字,反而忽视或漠视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大道规律,陷入可怕的所知障。
经历了一场大雪,才能理解柳宗元诗中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场景。看到大雪压在青青的麦苗上,才能理会古人“瑞雪兆丰年”的智慧。
雪中事,虽然彻骨寒,却最是浪漫旖旎。比如赏雪,倘若没有与雪共舞共情的投入,那雪便入口中也是食之如蜡。因此无论何时何境都让心融入,既是最好的准备也是最好的经历。放下执着放下烦恼,心流自然溢现。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过,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所以我认为赏雪也一样,如果放不下烦心事,就是跑到天涯海角,雪山之巅也不觉得有出尘之美。
雪中事,我忽而想起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雪的妙用:雪梅烧与以往的酒比起来,做法上更麻烦些,虽然底料还是红曲发酵的米酒,但水就有点特殊了——去冬下了一场极大的雪,雪漫及膝,整整半月不化,我深入野外,寻找最干净的雪,用家里挑水的水桶和平时闲置在仓间的两个大木桶,装满后运回来,化开的水用来酿酒。雪水化开后所剩不多,一番忙活,仅仅得了两小坛。出酒后封坛窖藏时,再投入早先收集晒干的梅花,然后封坛一年才打开,其中的香味,浓烈的酒味中又飘逸着清淡的梅花香,可谓一绝……
雪中事,又想起大寒节气的三候:一候母鸡产蛋孵化,二候猛禽盘旋寻食,三候湖水冻到最深处,坚冰深处春水生,大地静等春邂逅。天地轮回,四季流转,二十四节气至大寒走到尽头,一切都像是古老又浪漫的奇遇,雪过无痕,在平静的生活里细数生命的刻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