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施维特斯与湖区梅尔兹谷仓

施维特斯与湖区梅尔兹谷仓

作者: OuNing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22:39 被阅读0次
柯特· 施维特斯在埃尔特沃特的梅尔兹谷仓保育活化申请报告封面。

柯特· 施维特斯(Kurt Schwitters)出生于1887年,毕业于德累斯顿美术学院,自第一次世纪大战后期开始与欧洲的达达派艺术家建立联络。1919年,施维特斯与苏黎世达达创始人特里斯唐·查拉(Tristan Tzara) 联络在达达派出版物Der Zeltweg发表了他的图形拼贴作品,同时他也申请加入柏林达达,但与领导人理查德·胡森贝克(Richard Huelsenbeck)的分歧导致施维特斯在汉诺威独立发表了他的首篇达达诗歌《致安娜·布鲁姆》(A Anna Blume)。自此施维特斯决定创立自己一个人的艺术流派,并起名梅尔兹(Merz),这是一个字母玩笑,剪取自汉诺威商业银行德文名称中的Commerz。

施维特斯, Anna Blume: Dichtungen,诗集封面, 1919年。纽约MoMA收藏。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施维特斯活跃于欧洲前卫艺术圈并与俄国先锋派广泛交游。1922年他出席了在魏玛举办的达达主义与构成主义艺术大会和德绍包豪斯的开幕。但自1933年纳粹政府开始打压现代主义和抽象派艺术后,施维特斯的展出机会日渐收缩。1936年,他的达达派作家朋友一家三口被盖世太保逮捕;1937年,在被盖世太保“约见”前,施维特斯逃往挪威奥斯陆,与先行到达那里的儿子恩斯特·施维特斯(Ernst Schwitters)会合,他的妻子海尔玛·费舍(Helma Fischer)则留在汉诺威看管家族的四处房产。同一年,纳粹主办的“堕落的艺术”(Entartete Kunst)巡回展在慕尼黑开幕,一张新闻照片显示,施维特斯的绘画作品恰好被展示在前来出席开幕式的希特勒的头顶上方。

希特勒出席慕尼黑的“堕落的艺术”展览开幕,1937年。背景为施维特斯的作品。

在奥斯陆的三年,海尔玛曾来探视过几次。随着1940年德国入侵挪威,施维特斯和儿子不得不第二次出逃,前往英国。此后海尔玛就与他们没有见面,直到1944年因癌症去世。施维特斯和儿子在爱丁堡北部登陆,头两年作为“敌国公民”在马恩岛(Isle of Man)的拘留营中渡过,之后被他的英国朋友救出,开始居停于伦敦,与保罗·纳什(Paul Nash)、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和亨利·摩尔(Henry More)等艺术家交往,并于1944年在伦敦现代画廊举办了一次“想象的世界”的个人展览。

施维特斯第一次到湖区(Lake District)的坎布里亚郡(Cumbria)是在1943年,和他的英国伴侣爱迪丝·托马斯(Edith Thomas)度假。1945年,二人开始在湖区的安布赛德(Ambleside)定居。作为一个外来者,施维特斯不得不靠为人画肖像、或画一些风景和鲜花静物之类的画卖给本地居民和游客为生。与此同时,他继续在安布赛德本地的酒吧中进行达达声响诗的表演,甚至与舞蹈家鲁道夫·拉邦(Rudolf Laban)一起筹划新的剧场项目。在他定居安布赛德期间,因躲避战乱而移校于此的皇家美术学院仍未撤回伦敦,施维特斯偶或在本地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们有所交集。

在1923年至1947年期间,施维特斯制作实施了三个梅尔兹建筑(Merzbauten)。最著名的一个是1923年至1933年这十年间在汉诺威他父母的住宅中实施的梅尔兹屋(Merzbau),他用废弃的材料在八个房间内拼贴成抽象的新空间,并随着时间不断生长演化,这种即兴创作难于被传统的艺术或设计分类进行定义,但却是一次观念和美学的革命,持续影响后来的实验雕塑、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特定场地艺术(Site-specific Art)、拼贴艺术(Collage Art)以及不满足于实用功能的前卫建筑和室内设计。1936年,当时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的首任馆长艾尔弗雷德·巴乐尔(Alfred Barr)造访了汉诺威梅尔兹屋,并在同一年展出了它的图片。1943年,汉诺威梅尔兹屋毁于盟军轰炸,自此它成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史的传奇。

施维特斯, 梅尔兹屋,汉诺威,威廉·雷德曼(Wilhelm Redemann)摄于1933年。 施维特斯, 梅尔兹屋,汉诺威,威廉·雷德曼(Wilhelm Redemann)摄于1933年。 施维特斯, 梅尔兹屋,汉诺威,威廉·雷德曼(Wilhelm Redemann)摄于1933年。

施维特斯1937年选择前往挪威,跟他1934年曾带一家人至挪威西海岸的Hjertoya岛度暑假有关,他曾在岛上租了个原来是马玲薯店的希提小屋(Hytte,挪威民居,石头墙,覆以木板草皮屋顶),把它按梅尔兹屋的风格改装为夏天的临时工作室和住所。1937年逃离德国后,他在奥斯陆附近的莱萨克 (Lysaker)租住的公寓花园内建了一个“斜坡屋”(Haus am Bakken),但在与当地政府的规划许可之间数次拉扯,在即将完成之际,德军却到了挪威。此屋被施维特斯自认为是他的第二个梅尔兹屋,1951年毁于火灾,没有任何视觉档案传世,不过据他儿子恩斯特说,非常类似汉诺威梅尔兹屋的版本。

1947年,定居于安布赛德的施维特斯收到一个邀请,为本地的园艺师和景观设计师哈里·皮厄斯(Harry Pierce)绘制肖像,后者在埃尔特沃特(Elterwater)拥有一个占地五公顷、名叫希林德斯(Cylinders Estate)的农场。施维特斯刚好从MoMA获得一千美元的考夫曼奖助金,本来是给他修复或重新制作汉诺威或奥斯陆的梅尔兹屋的,但他决定向皮厄斯租下希林德斯农场的一个小谷仓,在爱迪丝的参与下,开始修建他的第三个梅尔兹屋。在湖区的乡间环境和自然风光之中,梅尔兹谷仓(Merz Barn)不再是“色欲痛苦的大教堂”(施维特斯对汉诺威梅尔兹屋的自我定义),而是以洞穴般的神秘奇妙,庆祝顽强的生存意志以及爱的抵达。

施维特斯(右一)在希林德斯农场,1947年。他的口袋里装着的是MoMA通知他获得一千美元考夫曼奖助金的信。站者是他的女友Edith Thomas,居中是Bill Pierce。 施维特斯和朋友在希林德斯农场,1947年。左起:Gwyneth Davis, Edith Thomas, Jack Cook(站者), 施维特斯, Harry Pierce, Hilde Goldschmidt。 现存唯一一张施维特斯在希林德斯农场梅尔兹谷仓的照片,1947年。站者为Hilde Goldschmidt。

施维特斯每天从家往返五英里,为梅尔兹谷仓工作。1948年1月7日,他被通知获得了英国公民身份,但还来不及签字,第二天就因急性肺水肿和心肌炎在肯德尔(Kendal)的医院离世。他被葬于安布赛德的圣玛丽教堂,但直到1966年他的墓才立了碑:“柯特·施维特斯,梅尔兹的创造者”。1970年他被重葬于汉诺威,而安布赛德的墓碑则保留至今。

施维特斯的艺术遗产由他儿子恩斯特继承,并交由犹太人弗兰克·洛伊德(Frank Lloyd)1948年成立于伦敦的马乐伯画廊(Marlborough Gallery)代理,恩斯特因为严重的中风而将继承权移交给他的儿子本特(Bengt Schwitters),本特以“对艺术及他祖父的作品不感兴趣”为理由单方面终止了家族与马乐伯画廊的代理协议,引发画廊的诉讼。因为马乐伯画廊在施维特斯逝世后对他在艺术市场和艺术史中的地位的大力推动有目共睹,最终挪威最高法院判给画廊260万美元的赔偿金。施维特斯的单幅作品最高拍卖纪录为1390万英镑,于2014年在佳士得伦敦成交。现在他的多数作品和文献档案由恩斯特的遗孀劳拉(Lola Schwitters,在施维特斯流亡挪威期间与恩斯特结婚,并随同施维特斯父子流亡英国)于2001年在汉诺威成立的施维特斯与恩斯特基金会(Kurt und Ernst Schwitters Stiftung)拥有,交由汉诺威斯普伦美术馆(Sprengel Museum)代管。

1982年,著名策展人哈洛·史泽曼(Harald Szeemann)委托瑞士舞台设计师彼得·比塞格(Peter Bissegger),根据仅存的威廉·雷德曼(Wilhelm Redemann)拍摄于1933年的三张黑白照片,以及施维特斯的手稿、通信等档案文件,按1:1比例复原汉诺威梅尔兹屋的一个主体房间,用于他在苏黎世策划的“对总体艺术的爱好”(Der Hang zum Gesamtkunstwerk)展览。后来这个复制品永久陈列于斯普伦美术馆。

1982年Harald Szeemann委托Peter Bissegger按1:1比例复制的汉诺威梅尔兹屋。 1982年Harald Szeemann委托Peter Bissegger按1:1比例复制的汉诺威梅尔兹屋。 1982年Harald Szeemann委托Peter Bissegger按1:1比例复制的汉诺威梅尔兹屋。 1982年Harald Szeemann委托Peter Bissegger按1:1比例复制的汉诺威梅尔兹屋。

挪威莱萨克的“斜坡屋”已荡然无存,但Hjertoya岛上的梅尔兹希提小屋(Merzhytte)则已被当地的罗斯达尔民俗博物馆(Romsdal Folk Museum, Molde)保护起来。

施维特斯在安布赛德去世之后,恩斯特把他的遗物取回德国。农场主皮厄斯试图与英国泰特国家画廊及马乐伯画廊联络出售梅尔兹谷仓未果,它一直空置着。1958年,纽卡斯尔大学哈顿画廊(Hatton Gallery)举办了一次施维特斯的展览,艺术史家劳伦斯·高英(Lawrence Gowing)向英国艺术委员会呼吁保护梅尔兹谷仓,英国艺术委员会敦促泰特国家画廊进行保护,但因种种原因也未竞其功。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施维特斯在艺术史上声望日隆,他与达达派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在英国普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的介入下,1965年梅尔兹谷仓一面附着了施维特斯艺术创作的墙被切割下来,并被移入哈顿画廊永久展示。此后对于梅尔兹谷仓的关注再度归于沉寂,直至2006年,作家西莉亚·拉尔纳(Celia Larner)和策展人伊恩·亨特(Ian Hunter)成立的滨海艺术信托基金(Littoral Art Trust)购下梅尔兹谷仓及其所在的希林德斯农场,一场保育与活化的运动才又重新启动。

梅尔兹谷仓附着了施维特斯艺术创作的一面墙,1947年。 1965年梅尔兹谷仓墙被切割移入哈顿画廊的过程。

西莉亚和伊恩在购下梅尔兹谷仓的十年间,组织了不计其数的活动,制造了声势浩荡的社会舆论(英国媒体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报道),吸引了英国和国际上的政治和文化名人的支援,包括著名建筑师Zaha Hadid,她生前曾为瑞士画廊Gmurzynska Gallery举办的施维特斯回顾展担任展览设计并再次复制了汉诺威梅尔兹屋,她说服了画廊资助25000英镑用于梅尔兹谷仓的维修保护;著名艺术家Damien Hirst赠画支持;著名建筑师Cecil Balmond和著名艺术家Anish Kapoor为梅尔兹谷仓作了建筑和公共艺术提案;著名作曲家Michael Nyman作了音乐提案;美国著名社会介入艺术家Susanne Lacy、前皇家美术学院院长Ute Meta Bauer以及两届透纳奖获得者Laure Prouvost和Assemble Studio通过言论和行动支持等等。但因西莉亚和伊恩自身财力不逮,这始终离他们最后复兴和活化施维特斯在湖区的艺术遗产的愿景仍有很远的距离。2016年,他们制作了详细充分、厚达130多页的活化申请报告递交给英国政府,不幸因为英国紧张的国家财政而再度被拒。

冬天的梅尔兹谷仓,2012年。

因为地处英格兰西北的农村地区,伊恩目睹全球农村与农业议题的升温,他开始思考引入新的话语资源来支援他的活化计划。2017年11月,他与西莉亚在曼彻斯特组织了一个题为Hyper-Rural的大型学术会议,集聚了全英国不同地区的乡村非政府组织、农业创新研究机构、学者和行动者,并邀请了库哈斯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的全球农村研究主持人Stephan Petermann(库哈斯将在2019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划推出一个全球农村研究展)和我作为主旨演讲者。在会议之前,伊恩邀请我到湖区参观了梅尔兹谷仓。说来有意思,我最早不是通过艺术史著作而是从日本噪音教父秋田昌美的艺名Merzbow知道施维特斯的,想不到竟可造访他逃亡英国创作最后一个梅尔兹建筑的所在地。西莉亚和伊恩年事已高,在经历十年的折腾后,他们深感仅凭自己的力量已很难在有生之年在英国当下的现实环境中实现他们的构想,甚至有意低价出售梅尔兹谷仓和希林德斯农场的地权。在湖区的考察激发了我的兴趣,我答应了他试着在中国寻找资金和可能的投资人。

2017年曼彻斯特Hyper-Rural会议海报。 和Ian Hunter(右一)和维修工Steve在希林德斯农场,2017年。 和三位来自Cardiff的策展人和艺术节组织者在希林德斯农场牛棚前,2017年。 梅尔兹谷仓前的牌子,2017年。

湖区是个优越的深度度假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资源,这里的山地和森林是户外运动和露营的圣地,它还是英国湖畔诗派的根据地,威廉·华兹华斯曾在此长居,如今本地还有他的故居和纪念馆,另外,工业革命期间有大批曼彻斯特的实业家在此购地兴建度假别墅,留下了很多漂亮的老房子,现在都变成了高级餐厅和酒店。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位早年移居湖区的台湾艺术家李元嘉(Li Yuan Chia)在此成立了一个美术馆和基金会。希林德斯农场的 5 公顷土地的附着建筑除了梅尔兹谷仓,还有其它三个建筑遗存,包括牛棚(The Shippon)、绘画工作室(The Drawing Office)和皮厄斯的园艺工人Jack Cook的小屋(Jack’s Cottage),在西端靠近小溪和树林的地块,还有伊恩和西莉亚现兴建的一个拖车临时住屋,整个地块和所有建筑遗存加起来售价低于35万英镑,可谓相当便宜。2018年,我和深圳一个朋友只是谈定了意向,伊恩就已激动难耐地告诉了《卫报》和BBC的记者,在英国媒体引起了小小的波澜。不幸的是,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和对海外投资的管制,这件事最后未能成功。

希林德斯农场地理位置及平面图。

如果你读了本文,对梅尔兹谷仓和希林德斯农场感兴趣而又有实力和想法的话,可以在文末留言。如果你对施维特斯的艺术感兴趣,又有机会到欧洲旅行,以下行程可以帮助你追踪他的创作和人生轨迹:

第一站:德国汉诺威施维特斯与恩斯特基金会和斯普伦美术馆

http://www.schwitters-stiftung.de/

http://www.sprengel-museum.de/

第二站:挪威莫尔德罗斯达尔民俗博物馆

http://www.romsdalsmuseet.no/

第三站: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

https://www.tate.org.uk/art/artists/kurt-schwitters-1912

第四站: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哈顿画廊

https://hattongallery.org.uk/collections/kurt-schwitters-merz-barn-wall

第五站:英国坎布里亚郡埃尔特沃特梅尔兹谷仓

https://merzbarnlangdale.wordpress.com/

相关文章

  • 施维特斯与湖区梅尔兹谷仓

    柯特· 施维特斯(Kurt Schwitters)出生于1887年,毕业于德累斯顿美术学院,自第一次世纪大战后期开...

  • 在路上

    1。 特工安德利接到文森斯命令捉拿在逃犯人维特,文森斯是维特斯帮派的首领,文森斯说抓住维特自己就能获得自由,维特在...

  • 心净手洁

    1818年塞梅尔魏斯·伊格纳兹·菲利普,他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从维尔纳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从事妇科的教学和医...

  • 什么是梅尔莫斯?

    曾经我用过一个网名,梅尔莫斯。不时有人问,什么是梅尔莫斯?我总是回答:你应该这么问,谁是梅尔莫斯。 有些好友说:肯...

  • 治愈失恋的十部顶级电影

    和莎莫的500天 导演:马克·韦布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佐伊·丹斯切尔科洛·莫瑞兹 2009年最令人内...

  • 【胡花】糖心城市

    *胡梅尔斯X赫韦德斯 *歌手,吃醋,烂俗 *一切都是假的 So love me baby. 赫韦德斯和胡梅尔斯相识...

  • 我想告诉你,送孩子们回家

    导演: 马丁·赞里维特 编剧: 马丁·赞里维特 主演: 罗兰·默勒 / 米克尔·福尔斯加德 / 路易斯·霍夫曼 /...

  • 时间是真理唯一的女儿?(2)《蒙娜丽莎》她是谁,她是否也曾为爱寻

    当艾尔沃斯版、梅尔兹版的《蒙娜丽莎》相继现身江湖后,大家似乎都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有关这位丽莎女士的故事应该落幕了吧...

  • 临王铎《临圣教序》17

    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希望这部《大唐三藏圣教》经得以流传广布,象日月一样,永放光芒...

  • 【胡花】糖与雪

    *胡梅尔斯X赫韦德斯 *学院AU *久等了。 *一切都是假的 学校足球队的胡梅尔斯喜欢隔壁班的美术生赫韦德斯是全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施维特斯与湖区梅尔兹谷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bu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