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名利、绝对服从、用于献身
第一卷读下来,首先的感觉是要大度和包容,因为100多年前的意识形态与此刻不同,书中几次的诋毁女性的理性思维,也是当时的一种时代反应。虽然写作方式和内容论证上与当今如此不同,但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提出来,却仍有世界大战来应证,一个学术的或者只能说另类的心理学的作品,依然影响不了世界的走向。
人与人最大的差异是智力,但情绪领域却没什么差距。到了群体上,就没有才智的差别。群体如此容易受暗示,群体的不理智,可以让受财奴变得挥霍不堵,可以让鼠疫横行时鞭笞自己。
群体特征一:冲动、易变、急躁
数量就是正义,对于群体而言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他们不承认障碍,不相信不可能。
特征二:易受暗示和轻信 时刻等待着被唤醒和暗示(说实话,很可怕,不管是法国大革命还是文化大革命再来一次的话)
群体中个人表现行为:
1.自我人格消失
2.无意识人格起决定性作用。
3.情感和思想在暗示与传染中,转向下一个方向。
4.暗示的观念具有即可转化为行动的观念。
尽管群体经常会放纵自己的低劣本能,做出到的败坏的事情来,但是他们也会不时的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典范。(太平天国算不?)
群体无法分辨真实与幻想,因为他们没法分辨主观与客观。
众目睽睽之下,最简单的事情,最后也会传的面目全非,群体趋向于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多么不可思议,最后也会信以为真。
群体中个人智力泯灭的阶段:
1.自我意识模糊
2.独立思考能力下降
3.判断力与逻辑在传染与暗示下趋同一致
4.残存的智力品质被彻底吞噬。
群体对于个人具有绝对的道德净化作用。
群体没有真实,他们只会撒谎。(我持保留意见)
所谓的英雄和暴君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他们只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杜撰出来的。
群体只有接受与拒绝两种状态,也只会 被情感打动。畏惧强者,欺负弱者。
群体的观念、推理、想象力
只接受两类观念:(都得简单、通俗、易懂)
1.时髦的观念 保质期短
2.基本观念
刺激群体想象力注意:
1.采取的形象必须是鲜明吃惊的
2.别做过多解释,列举几个不同寻常的事实
建立一套宗教似的偶像崇拜需要:
1.建立一个鲜明的想象力让群众产生幻想。
2.沉迷妄想后,不停的对其洗脑,言之凿凿,夸大其词、不断重复。
3.陷入狂热后,偶像出场,指引方向。
第一部分读完后,我想问,这后见之名的群众包含的还是有限,或者说现在的群体划分越发复杂,即使狂热如同二战时期,仍有人去冒着危险拯救别人,即使如同文革,仍有人冷静的等待着出路。
其实如同人类的聚团本能,群蜂思维,人类也是中容易被人引导和控制的种群,一旦氛围形成,一段时间难以改变。可时机总会变化,人也在不停的向善。
如果这么欺软怕硬的人民,有着精英分子的领导,那么特朗普在台上会被推倒么?还是墙头草会转过来?
也许提的如同 狂热分子 中描写的一般,都是些疯狂状态的人。没有进入过,也没法有切身之感。
网友评论